[發明專利]一種腳踏助泳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4122.0 | 申請日: | 200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6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姜鵬;吳清玲;朱惠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惠芬 |
| 主分類號: | A63B35/06 | 分類號: | A63B35/06;A63B35/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 明 |
| 地址: | 250014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腳踏 助泳器 | ||
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軍事體育用品,具體地說是一種使人長距離游泳的腳踏助泳器。
2、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水下人工潛泳器材只有腳蹼和手蹼,游泳姿勢主要是蛙泳或自由泳,大多數人在水面上使用的游泳姿勢是蛙泳和自由泳,上述游泳姿勢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不足是體力消耗大、不適應遠距離游泳,理由是,蛙泳是通過雙臂的劃水和雙腿的夾水仿照青蛙的游泳動作產生人體向前的動力,而自由泳是通過雙臂交替前后擺動劃水和雙腳上下擺動產生前行動力和向上的升力,兩種泳姿均不是人體的最佳的用力姿勢,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腿部和手臂的上下舉升力和拉力最大,所以持久力最強,而手腳的前后擺動不是人體的運動長處,因而不能充分發揮人體的最大潛力。目前還未有適應人體水下活動和能充分發揮人體游泳潛能的長距離游泳工具。
3、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水中長距離快速游泳的軍事運動器材,簡稱腳踏助泳器。
本發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仿照魚類的游泳姿勢,設計一種使用尾鰭助泳和使用螺旋推進器助泳的助泳器,該助泳器是通過人的雙臂推拉使尾鰭板左右劃水產生水中前行的動力,通過兩腿蹬力使用螺旋槳轉動產生推力,就如在水中蹬自行車一樣省力,因此可以長時間和遠距離游泳,如果配備呼吸管還可遠距離和長時間半潛式游泳或潛泳,這對部隊長距離渡海作戰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未來的收復寶島臺灣的軍事行動中是必不可少的,根據其隱蔽性、機動性、規模性和安全性,是空降或登陸艦遠距離兵力投放所不能相比的。
本發明的腳踏助泳器,其結構是由龍骨、前劃水器和后推進器組成,前劃水器通過轉軸設置在龍骨的前部,后推進器總成設置在龍骨的后部,其中,前劃水器是由手柄和劃水板組成,劃水板的端部連接在手柄中間,手柄中間通過轉軸與龍骨前端連接,后推進器總成是由調節板、腳蹬、換向器和葉輪組成,換向器是
由換向器殼體、大傘齒輪、小傘齒輪和傳動軸組成,腳蹬設置有大傘齒輪軸的兩端,大傘齒輪軸通過換向器殼體固定在調節板上,大傘齒輪與設置在傳動軸端的小傘齒輪相嚙合,傳動軸的末端連接螺旋槳,傳動軸通過軸承套管固定在調節板的底部,調節板設置在龍骨的后端底部。
本發明的腳踏助泳器,由于有自行車的腳蹬機構,所以也叫水中自行車,其優異效果是:能充分發揮人體的最大潛能和持久力游泳省力,提高游泳速度和延長游泳距離和時間,具有隱蔽性好、機動性強、安全可靠,可用于大規模集群輸送兵力,是大規模渡海作戰的必備裝備。
4、附圖說明
附圖1是腳踏助泳器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腳踏助泳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5、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腳踏助泳器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本發明的腳踏助泳器,其結構是由龍骨、前劃水器和后推進器組成,前劃水器通過轉軸12設置在龍骨7的前部,后推進器總成設置在龍骨7的后部,其中,前劃水器是由手柄13和劃水板10組成,劃水板10的端部連接在手柄13中間,手柄13中間通過轉軸12與龍骨7前端連接,后推進器總成是由調節板2、腳蹬3、換向器和螺旋槳1組成,換向器是由換向器殼體16、大傘齒輪5、小傘齒輪4和傳動軸15組成,腳蹬3設置有大傘齒輪軸的兩端,大傘齒輪軸15通過換向器殼體16固定在調節板2上,大傘齒輪5與設置在傳動軸15端的小傘齒輪4相嚙合,傳動軸15的末端連接螺旋槳1,傳動軸15通過軸承套管17固定在調節板2的底部,調節板2設置在龍骨7的后端底部。
龍骨5是長條形或S形,是由玻璃鋼、鋁合金或不銹鋼制成,也可用普通鋼管制成,中間可以通過鉸鏈9連接,龍骨7的前部設置有浮板11,浮板11是是塑料泡沫板或氣囊。
龍骨7的后部設置有后推進器安裝孔6,后推進器通過螺栓固定在安裝孔6中,用于調整前后推進器之間的間距適用不同身高或腿長的使用者。
龍骨7的前部可以設置有指南針14或GPS,用于渡海時定位和掌握方向,龍骨7的中部設置有腰帶8用于與使用者的腰部固定。
龍骨7的前部設置有可以設置潛泳呼吸管或潛望鏡用于潛泳。
腳蹬3上需要設置有環套,主要方便使用者腳部的固定。
前劃水板10是用橡膠或塑膠制成魚類的尾鰭狀,通常是前部硬后部軟,工作原理與腳蹼和魚尾鰭相同,用于劃水產生前進動力和起到轉向舵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惠芬,未經朱惠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41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