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偏正頭痛的藥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4096.1 | 申請日: | 200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44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銘;許慧;任增光;付玉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銘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P25/04;A61P25/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2000山東省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偏正 頭痛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品,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偏正頭痛的藥物。
背景技術
慢性偏正頭痛,主要包括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等,以頭痛為主要癥狀,疼痛部位、疼痛性質、疼痛發作頻率因病人個體情況、病程長短的不同而不同。在中醫學中,慢性偏正頭痛均屬于“頭痛”范疇,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病程長、病機復雜。因本病為發作性疾病,臨床將其分為發作期、緩解期,不同階段病機又有不同的特點。發作期病機有以標實為主者,表現為肝火、肝風、痰濁、瘀血、氣滯等,病機轉化表現為肝風夾濁邪上擾清竅,因本病多為反復發作,久病傷及正氣,發作期也有本虛標實并見者,而本虛標實存者,則當扶正祛邪,屬肝胃虛寒、濁邪上逆證者,治以溫降肝胃,泄濁通陽,標本兼顧。緩解期病機以本虛為重,可以表現為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腦竅失養,也可以表現為肝腎精虧,腦髓失于濡養,均需要緩調其本,而很多病人亦可表現出中焦虛寒、濁邪上逆證,此時治療仍當以祛邪扶正,治以溫暖肝胃、泄濁通陽。
目前治療頭痛的藥物有多種,但多采用止痛劑、鎮靜劑治療及局部普卡因封閉治療手段,這些藥物均有一定的療效,但也表現出較大的局限性。西醫對頑固性頭痛的治療多采用麥角胺、消炎痛、泰必利、笨噻啶、卡馬西平等藥物,這些藥物有的從解熱鎮痛入手,對胃腸損害較大;有的從麻痹止痛入手,容易造成藥物上癮:有的從擴張血管入手,可造成肝腎直接損害,總體治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目前市場上還有一些治療偏頭痛的中藥,有些屬于治標不治本,有些使用價格昂貴的成分,有些在應用過程中由于療效不確切而中斷使用,還有一些的使用方法較為繁瑣不適宜大范圍使用。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治療慢性偏正頭痛的各種難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慢性偏正頭痛的藥物,采用當歸,川芎,白芷,細辛,羌活等中藥材制成藥袋,采用沏服的方法代茶飲用,可以有效的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偏正頭痛的藥物,使用方便,價格低廉且沒有副作用。
本發明所采用的治療機理是:按中醫理論,風邪侵襲,上犯巔頂絡脈,則氣血不和,經絡阻,久則絡脈留瘀,每因氣候驟變或遇遭風邪而頭痛發作:肝木性喜條達,郁則氣滯不暢,如因情志激動,則肝膽之風循行上擾,亦可致頭痛;亦有因凜賦虛弱,血氣素虧,髓海精氣不充,每因操勞或用腦過度而致者,或因跌撲撞擊,損及髓海,以致瘀血停滯,絡道不通,頭痛遷延,反復舉發者。
依據以上治療機理,該治療慢性偏正頭痛的藥物的各組份,按照重量份計,其配比為:當歸2.5-3.5份,川芎3-6份,白芷3-5份,細辛1-2份,羌活2-3.5份,防風3-4份,菊花2-3.5份,黃芩1-3份,麥冬2.5-3.5份,蔓荊子5-7份,柴胡2-4份,炙甘草0.5-1份。
將以上各組份原料藥物混合均勻,置入中藥粉碎機中共同粉碎成粗末,粗末可過50-100目篩即可,將粉碎后的粗藥末裝入濾紙袋,每30克混合藥末為一袋包裝為成品。如果粉碎的過細,會造成藥物在沸水沏制的過程中很快流失,影響藥效,也不利于藥物的重復沖泡,因此只需通過50-100目篩即可。
服用方法:采用沸水沏服,每次服用一袋,每日只服一次。服用15天為一療程。一般服用2個療程即可有顯著效果。
經過發明人的長期研究和試制,最終發現了上述中藥的配比為下述值時,治療的效果最好,該配比的重量份為:當歸3份,川芎3份,白芷3份,細辛1.5份,羌活3份,防風3份,菊花3份,黃芩1.5份,麥冬3份,蔓荊子6份,柴胡3份,炙甘草1份。
本發明所提供的治療慢性偏正頭痛的藥物,由于采用的均為中國的傳統中藥,價格低廉可以大范圍的推廣使用,同時由于采用了沖泡的方法,可以代替茶飲,更有利于患者的服用,適合各種年齡段的患者服用;療程時間短,見效快,經過臨床實驗大多數患者服用1-2個療程后,可以得到治愈,治愈率在90%以上;由于均采用純天然的中藥材,沒有西藥的成癮性,也就減少了藥物的副作用;采用過濾袋的包裝,既方便了日常的飲用,又方便攜帶可以隨時用藥,緩解病人發病時的痛苦。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慢性偏正頭痛的藥物,各組份按照重量份計,其配比為:當歸3份,川芎3份,白芷3份,細辛1.5份,羌活3份,防風3份,菊花3份,黃芩1.5份,麥冬3份,蔓荊子6份,柴胡3份,炙甘草1份。
加工時將以上各組份原料藥物按配比混合均勻,置入中藥粉碎機中共同粉碎成粗末,粗末可過100目篩即可,將粉碎后的粗藥末裝入濾紙袋,每30克混合藥末為一袋包裝為成品。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銘,未經陳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40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媒體廣播和組播業務中載波遷移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釉粉彩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