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合多聯體自然能轉化裝置及其轉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3982.2 | 申請日: | 200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0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馬升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升昊 |
| 主分類號: | F03D9/00 | 分類號: | F03D9/00;F03D7/00;F03B13/00;F03B15/00;F03G3/04;H02K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600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聯體 自然 轉化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組合多聯體自然能轉化裝置及其轉化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人類在進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物資基礎成為首要條件。20世紀后,以礦產資源石油、煤炭、天然氣和電力為主要能源,加快了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當進入21世紀后,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石油的存量和可開采量減少。2007年聯合國最關注的問題是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威脅著整個人類大家庭。聯合國能源活動計劃把聯合國系統內的所有與能源有關的項目,都協調起事,圍繞節能減排開展工作。許多國家針對能源問題、氣候變暖,大力開展技術應對工作。一方面是對現有耗能設施進行技術改造,提高能源作用效力,減少排放。另一方面,是大力開發煤炭和石油的替代能源,主要是水能、核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和生物能。但是,現有的能源技術并沒有重大突破,所謂的新能源也已出現幾十年,且存在許多限制,還無法大面積推廣,如核能技術要求高,建造投資大,還有安全危險,許多發展中國家根本無力發展;生物能源對農業生產有很大影響等等。因此,新能源只能在少數國家使用。
科學家估計,人類在100年內,近80%的能源消耗還必須依靠煤炭和石油。人們的觀念是煤炭是極其豐富的能源。如今煤炭造成的危害和污染大大超過核能。地球正面臨著重大環境挑戰。如何減少煤炭、石油能源對環境的污染,降低現有生產設備、運輸車輛和生活設施的能耗,仍是最迫切和最現實的問題。科學家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關鍵是技術。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僅僅要扭轉溫室效應,全球在2030年之前,就需要投入20萬億美元,改造目前的能源設備。而發達國家每年至少需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860億美元的援助,才能使這些國家有抵御氣候災難的能力。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所需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數量不斷增加很多,煤炭是污染最嚴重的燃料,燃煤發電占中國發電量的70%,到2010年,中國一半以上的石油供應將依賴進口原油。水流發電是一種傳統的能源供應方式,但其不能利用普遍形式存在的水能如海洋浪涌,使占地球面積70%的能源水能被輕視,對浪涌、海洋流沒有找到廣泛利用的方法。人類對海洋能開發利用的認識是,海洋能分布不均、密度小、能量多變且不穩定,加之能量轉換率低,海洋自然條件嚴酷,開發技術復雜,建造大功率海洋能電站存在設備過于龐大,施工難度大,造價昂貴,投資風險大,管線和發電設備易受海水腐蝕以及生物附著等影響,管理和維修不便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目前對自然界中可反復使用的流體能量或者運動的固體流能量無法有效提取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有效利用自然界的流體能,如潮汐等,將其轉化為人類所需求能和力,滿足人類生存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保障,以及減少污染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等優點的組合多聯體自然能轉化裝置及其轉化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組合多聯體自然能轉化裝置,它包括一個能量采集槽,能量采集槽上設有至少一個自然能釋放出口,在能量采集槽內設有至少一個接觸器,接觸器下部安裝接觸器運行輪,接觸器上還安裝至少一個重力自動調控器;接觸器運行輪與能量采集槽壁體內對應的三角形運行和復位軌道配合;重力自動調控器與能量采集槽的對應運行軌道配合;接觸器通過吊桿與半圓形能量轉換組件連接,半圓形能量轉換組件的輸出軸對外輸出動力或與發電機連接后輸出電力。
所述能量采集槽前端帶有喇叭口,至少一個側面設有自然能釋放出口;三角形運行和復位軌道位于能量采集槽側壁內,為直角三角形,其斜邊軌道上安裝軌道開關,軌道開關設有復位彈性元件,直角邊軌道為接觸器運行輪的運行軌道,能量采集槽底壁設有多個重力自動調控器用的運行軌道。
所述吊桿兩端分別設有連接器,與接觸器連接的連接器為楔形,另一連接器與半圓形能量轉換組件連接,同時吊桿的兩端還通過索鏈吊裝在吊桿支架頂端的滑輪及軸上。
所述半圓形能量轉換組件包括轉化器支架及軸承,其上安裝半圓形轉化器,轉化器通過連接器與吊桿一端連接;在轉化器的轉化器軸上安裝圓形助轉器。
所述接觸器為弧形,其內設有至少一個導流孔,接觸器下部與至少一個重力自動調控器連接,在接觸器兩側為接觸器運行輪,重力自動調控器上設有與接觸器的導流孔相對應的導流孔。
一種利用組合多聯體自然能轉化裝置的自然能轉換方法,
1)流體能量或者運動的固體流能量即自然能由能量采集槽的喇叭口進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升昊,未經馬升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39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