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臂組合式鏜刀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13169.5 | 申請日: | 2008-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70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畢偉達;趙光輝;蔣曉妍;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9/02 | 分類號: | B23B29/02;B23B2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史旭泰 |
| 地址: | 110141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鏜刀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最著名的工具商SANDVIK?Cormant,生產加工大孔徑的單臂鏜刀Φmax=981.6mm,其結構復雜,鏜桿臂可調范圍小;從Φ550-Φ981.6需要鏜桿臂4套、配重系統4套;(如加工到Φ1150mm,還需要增加2套)其精鏜單元由刀卡、精鏜頭、加長滑塊組成,組合麻煩,而且此系統需要由接桿與刀柄過渡連接,而且只能實現精鏜。
國內的成都量具刃具廠生產的雙刃大孔徑鏜刀Φmax=810mm,雖然結構簡單,但與刀柄連接部稍顯復雜,且雙刃結構;無形中增加了制造工序與周期,結構笨重,從Φ490-Φ810需要3套鏜刀系統(如加工Φ1150mm,還要3套)。
國內外大孔徑鏜刀的共同缺點是:可調范圍小,需成組購買才能覆蓋大范圍加工,而且Φ500以上鏜刀無庫存,需要訂購生產;國外的結構復雜、國內的結構笨重,制造成本高、調整不方便且供貨周期長(45天);從Φ550-Φ1200至少需要6套刀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拆裝使用方便,結構簡單,加工范圍廣的單臂組合式鏜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刀柄,其結構要點刀柄端的導槽內設置有支撐桿,支撐桿的一端為平衡重,支撐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刀桿,滑動刀桿的外端設置有鏜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拆裝使用方便:
本發明的組合式鏜刀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拆裝使用,比如,進行精鏜或粗鏜,可拆換相應滑動刀桿即可;其加工范圍,調節滑動刀桿的外伸的長短即可,因此,拆裝使用很方便;
2、結構簡單:
本發明的組件少,形體簡單,結構緊湊,易于加工制作;
3、加工范圍廣:
由于本發明的加工范圍廣,拆換相應滑動刀桿就能進行精鏜和粗鏜,為用戶使用提供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左視圖;
圖4是刀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左視圖;
圖6是支撐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A-A剖視圖;
圖8是一種滑動刀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的B-B剖視圖;
圖10是圖8的俯視圖;
圖11是圖10的C-C剖視圖;
圖12是另一種滑動刀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的俯視圖;
圖14是圖12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包括刀柄1,刀柄1端的導槽4內設置有支撐桿2,支撐桿2的一端為平衡重3,支撐桿2的另一端設置有滑動刀桿6,滑動刀桿6的外端設置有鏜刀7。
滑動刀桿6底部與支撐桿2的頂部以鋸齒形9相結合;使滑動刀桿6同支撐桿2在鏜刀7工作過程中,保持牢固、穩定運行。
滑動刀桿6上設置有縱向槽5,支撐桿2上設置有相應于縱向槽5的固定螺釘8;以便調節縱向槽5相對支撐桿2的固定螺釘8的位置,確定滑動刀桿6上鏜刀7所處的加工位置。
滑動刀桿6的一端上設置有鏜刀孔12,側方設置有固定螺釘孔13;該結構主要用于精鏜加工上。
也可在滑動刀桿6上設置有可固定鏜刀7的鏜刀槽10,鏜刀槽10的側方固定螺釘孔11設置有固定螺釘;該結構主要用于粗鏜加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31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