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塢用墩木組合支撐墩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2108.7 | 申請日: | 2008-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98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 發明(設計)人: | 于世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9/00 | 分類號: | B63B9/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利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忠達 |
| 地址: | 125000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塢 用墩木 組合 支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型船舶于船塢建造過程中所用的支撐裝置,特別是涉及船塢用墩木組合支撐墩。
背景技術
大型船舶的建造,是分段制造后在船塢組裝焊接,在船塢組裝過程中,需要幾千個支撐墩,支撐整個船舶重量,且使基準面保持穩定不變,但由于船體外表面(支撐面)的涂裝工作已結束,盡管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實際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由于組裝合攏縫的焊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很難保證船體支撐面的油漆不被破壞,為了解決支撐墩上方的油漆補涂,已往,需另立支撐墩,破壞掉原支撐墩方可補涂,這樣的補涂作業,不僅浪費材料,而且費時費力,影響進度和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型船舶建造時,支撐墩上方油漆補涂正常進行,而不破壞支撐墩結構,結構簡單,在高承載力狀態下可隨時卸載的、成本低廉的船塢用墩木組合支撐墩。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船塢用墩木組合支撐墩,包括水泥墩、砂箱墩、組合木墊。所述的水泥墩上放置砂箱墩,砂箱墩上放置組合木墊構成墩木組合支撐墩。
上述的水泥墩,由混凝土預埋上護邊角鋼框、下護邊角鋼框、側護邊角鋼、吊裝孔護邊角鋼框、吊裝孔護孔殼板或吊裝梁及布設的鋼筋鉤制成,所述鋼筋鉤分別焊接在上護邊角鋼框、下護邊角鋼框、側護邊角鋼上。
上述的吊裝孔護孔殼板,由上護孔板、下護孔板及兩側的側護孔板經焊接構成;吊裝梁由圓鋼兩端分別設有擋板,兩擋板間均布至少三個隔板組成,擋板和隔板均焊固在圓鋼上。
上述的砂箱墩,由砂箱體、砂箱門、吊耳及粗砂組成,砂箱體由二個側板、二個端板、一個底板、二個斜板、一個立板、二個三角板經焊接構成,砂箱門設在砂箱體的端板上,吊耳固定連接在側板上,砂箱體內斜板上方空間灌滿粗砂,構成砂箱墩。
上述的砂箱門,由門板、外擋板、內擋板組成,外擋板和內擋板分別焊接在門板兩側面。
上述的組合木墊,由下木墊、楔木墊、上木墊組成,其中下木墊的外輪廓尺寸與砂箱墩的砂箱體上口尺寸箱匹配,能使下木墊裝入砂箱體的上口,楔木墊由兩斜口相對的斜口木楔組成。
本發明結構簡單,在高承載力狀態下可隨時卸載,使支撐墩上方船體油漆補涂工作正常進行,成本低,有利生產效率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B-B剖視圖。
圖5是實施例一的水泥墩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A向視圖。
圖7是圖5的B向視圖。
圖8是圖5的C-C剖視圖。
圖9是圖5的D-D剖視圖。
圖10是實施例二的水泥墩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側視圖。
圖12是砂箱墩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的側視圖。
圖14是圖12的I處放大圖。
圖15是組合木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船塢用墩木組合支撐墩,包括水泥墩1、砂箱墩2、組合木墊3。所述的水泥墩1上放置砂箱墩2,砂箱墩2上放置組合木墊3構成墩木組合支撐墩(見圖1、2)。所述的水泥墩1(見圖5-9),由混凝土4預埋上護邊角鋼框6、下護邊角鋼框7、側護邊角鋼5、吊裝孔護邊角鋼框8、吊裝孔護孔殼板9或吊裝梁30及布設的鋼筋鉤10制成,其中預埋的吊裝孔護邊角鋼框8與由上護孔板11、下護孔板12及兩側護孔板13構成的吊裝孔護孔殼板9相互焊接。所述砂箱墩2(見圖12、圖13),由砂箱體14、砂箱門15、吊耳16及粗砂17組成,砂箱體14由二個側板18、二個端板19、一個底板20、二個斜板21、一個立板22、二個三角板23焊接構成,砂箱門15由門板24、外擋板25、內擋板26組成,外擋板25和內擋板26分別焊接在門板24兩側面,砂箱門15設在砂箱體14的端板19上,吊耳16固定連接在側板18上,砂箱體14內斜板21上方空間灌滿粗砂17,構成砂箱墩2。所述的組合木墊3(見圖15),由下木墊27、楔木墊28、上木墊29組成,其中下木墊27的外輪廓尺寸與砂箱墩2的砂箱體14上口尺寸相匹配,能使下木墊27裝入砂箱體14的上口,楔木墊28由兩斜口相對的斜口木楔組成,所述構成船塢用墩木組合支撐墩。
實施例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21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數字控制器的主動反共振隔振裝置
- 下一篇:甲鈷胺膠囊的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