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緊湊余熱換熱設備的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1697.7 | 申請日: | 2008-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96668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2-0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昌忠;陳懷寧;李東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3P15/26 | 分類號: | B23P15/26;B21D39/00;F28D7/1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任玉龍 |
| 地址: | 110015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緊湊 余熱 設備 制作方法 | ||
1.一種高效緊湊余熱換熱設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緊湊余熱換熱設備的制作方法包括:
①有空間復雜尺寸的換熱管(2)用支撐板(1)的制作方法和裝配工藝;
②復雜空間尺寸換熱管(2)的制作方法及設備;
③所述的換熱管(2)與管板的精確裝配方法;
④所述的換熱管與管板的液壓脹接方法;
其中,上述①~④的方法、工藝是按照從前到后的順序依次進行的;
——所述的換熱管為Φ8x1mm的不銹鋼管或鈦管,管板的厚度為70mm;
——所述的具有復雜空間尺寸的換熱管(2)用支撐板(1)的制作方法和裝配工藝的方法為采用線切割制成帶有弧度的板條拼接而成,裝配工藝的順序是隨著換熱管(2)的裝配同步進行;
——所述的空間復雜尺寸換熱管(2)的制作方法是采用能360°旋轉、操作方便、角度定位準確的彎管工具進行空間尺寸的制作;
——所述的換熱管(2)與管板的精確裝配方法,是先將具有空間尺寸的并留有足夠直線引導段的換熱管(2)一端與兩個管板的其中之一,即為固定管板,進行穿管并盡可能向前推進換熱管(2),換熱管(2)插入相應的支撐板(1)位置后,再將留有足夠長直引導段的另一端插入另一管板相應的管板孔,即為可動管板的管板孔,后退換熱管(2),調整相應的位置,完成一根管的穿管工作;完成整排換熱管(2)的穿管工作后,點固固定管板端的換熱管(2),并將換熱管(2)與三個支撐板(1)裝配固定;所有換熱管(2)穿完后,封閉固定支撐板(1),采用適當的工裝移動可動管板的位置,達到相應尺寸要求后將換熱管(2)與可動管板點固,完成裝配;——所述的脹接方法采用殘余應力小、脹接均勻、管壁減薄程度小、密封性能好的液壓脹接方法,并采用與換熱管適合的脹管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169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