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工高酸原油的催化裂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11461.3 | 申請日: | 2008-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80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學萍;矯德衛;蔣立敬;胡長祿;韓照明;勾連忠;石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11/18 | 分類號: | C10G11/18 |
| 代理公司: | 撫順宏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微 |
| 地址: | 10002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工 原油 催化裂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工高酸原油的方法,特別是利用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藝加 工高酸原油的方法。
發明背景
近年來,世界高酸原油開采量逐年增加,據報道,2004年比1984年增加 了72.7%。而且國際原油市場上高酸原油價格又普遍較低。因此,煉廠加工高 酸原油將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由于高酸原油中含有的酸類化合物主要是以 環烷酸的形式存在,環烷酸易與鐵或硫化鐵反應,造成對煉油設備的嚴重腐蝕, 所以煉廠加工高酸原油所面臨的問題在于如何脫酸減小設備腐蝕。
石油中酸的濃度或含量使用總酸值來表示。總酸值(TAN)是指中和1克 原油或石油餾分所有酸性組分所需要的氫氧化鉀(KOH)的毫克數,單位是 mg?KOH/g。
目前,高酸原油的脫酸方法主要有加氫脫酸和熱解脫酸。
催化加氫脫酸工藝的原理是原油的石油酸和氫氣反應生成烴和水。 USP5897769報道了使用小孔加氫催化劑(孔徑5~8.5nm)加氫選擇性脫除石 油低分子量環烷酸的方法。US5910242公開了在加氫脫酸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 硫化氫有助于脫酸。US6063266公開的原油加氫方法是在溫和的條件(1~ 50bar、100~300℃)進行催化加氫以脫除環烷酸。USP5914030公開了一種降 低原油總酸值的方法,向含酸原料油中添加至少5wppm的油溶性或在油中可 分散的金屬催化劑,在氫分壓15~1000psig(約205~6996kPa)下加熱到一定溫 度400~800℉(約204~427℃)反應,并在反應過程中,用惰性氣體吹掃反應 體系,使水和CO2的分壓之和保持在50pisg(約344kPa)以下。上述的加氫 脫酸工藝需要有氫源和加氫催化劑,雖然脫酸效果好,但成本高。
石油酸一般在300℃以上發生熱裂解反應脫酸,轉化成烴類物質。熱解脫 酸工藝就是利用石油酸高溫裂解的原理脫酸,如US5976360。該工藝也可加入 催化劑以利于脫酸反應,如US5928502、US5871636。催化熱解脫酸工藝由于 目前沒有好的催化劑使脫酸率較低,脫酸效果差。
CN1827744A提出了一種采用流化催化裂化工藝加工高酸原油的方法,該 方法是將預處理后的高酸原油加熱到250℃后直接進入催化裂化提升管下部, 與再生高溫催化劑接觸,進行催化裂化反應,脫除原油中的羧基,達到脫酸的 目的。一般認為:高酸原油的特點是密度大,酸值高,殘碳高(基本都在6% 以上),粘度大,膠質、瀝青質含量高,輕組分含量低,金屬鎳、釩含量高(基 本上都大于20μg/g),鐵、鈣含量高。從組成上看,餾分油中的環烷烴、芳烴 含量較高。由于高酸原油的性質很差,所以該方法選擇直接將高酸原料進入催 化裂化提升管下部,與再生好的高溫、高活性催化劑接觸,高酸原油中的瀝青 質,殘碳,重金屬很快沉積在催化劑上,容易使催化劑瞬間失活。在催化劑失 活的情況下,反應物流在向上提升過程需要2-3S(或更長的停留時間),這段 時間里所發生的反應屬于非催化的熱裂化反應,使生成的輕質餾分油進一步發 生非理想的熱裂化反應,導致產品分布變差。由于高酸原油較重,殘碳和重金 屬含量很高,高酸原油在提升管下部與高溫催化劑接觸時,原料汽化量不足, 容易使提升管入口發生堵塞。
另外,將高酸原油與低酸原油混合后,進入提升管催化裂化加工處理,存 在一個致命弱點就是混合油在同一反應器內進行反應,導致吸附和反應的惡性 競爭。高酸原油中的瀝青質、殘碳、重金屬等容易吸附沉積在催化劑上,導致 催化劑失活,阻礙了常規催化裂化原料的吸附-反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催化裂化工藝加工高酸原油 的方法。該方法可避免再生高溫、高活性催化劑與高酸原油接觸造成瞬間失活, 還可改善產品分布。
本發明采用流化催化裂化工藝加工高酸原油,該催化裂化裝置包括雙提升 管、催化劑兩段再生裝置。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第一提升管進料為常規催化裂化原料,與來自再生器第二段的高溫 再生高活性催化劑接觸,發生催化裂化反應,所得的產物在提升管上部的沉降 器分離出油氣和待生催化劑,油氣進入分餾塔分離出產品,待生催化劑進入汽 提段,經汽提后進入再生器第一段進行燒炭再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14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