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爐氧槍快換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1269.4 | 申請日: | 2008-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70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11-04 |
| 發明(設計)人: | 秦旭;朱超甫;呂英華;李玉峰;李樹貴;宋炳鈞;尹延榮;鐘永利;張勇;張翼鵬;孟憲元;張振生;孟令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5/30 | 分類號: | C21C5/30;C21C5/46 |
| 代理公司: | 鞍山華惠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長芳 |
| 地址: | 114021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爐 氧槍快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煉鋼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大型轉爐冶煉時吹氧用的氧槍快速更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煉鋼廠在鋼的冶煉過程中普遍采取吹氧工藝,以加速鋼水的沸騰,因此氧槍也就成為了一種必不可少的設備。由氧槍在作業中特殊的使用條件所決定,每支氧槍都無法連續使用而必須用后及時更換,以備下一次使用所需,氧槍更換時間的長短對轉爐冶煉生產的順行極為關鍵。尤其是對大型轉爐如260噸轉爐來說,其氧槍槍體直徑為¢402mm、長24m,噴頭為ZT402-6,體積大、重量沉,而氧槍的進水管、回水管、氧氣關于金屬軟管均是采用對口法蘭直聯式螺栓連接。氧槍調整設計為在氧槍下端三點調整。
由于氧槍更換裝置為一工一備,進水管、回水管、氧氣管與氧氣金屬軟管及水金屬軟管均是采用對口法蘭螺栓連接,每次更換氧槍時都要拆卸40只螺栓安裝新槍時又須插入和旋緊這40只螺栓;且方法蘭與螺栓對口需要調整對位,而氧槍重量又較大,所以使氧槍更換時間長,工人勞動強度大,調槍困難。每次更換作業時間5~6小時,需要5~6次補爐時間,使轉爐單槍生產達40~48小時。一旦另一支氧槍出現故障,轉爐亦無法正常生產,將直接影響到煉鋼乃至于連鑄生產的順利進行。
對于上述問題,目前尚無較好的解決辦法以及相關的文獻資料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成本低,容易制作和操作,靈活方便,可以實現快速更換氧槍的裝置。
為此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轉爐氧槍快換裝置,包括氧槍和氧槍小車,是由底拍及分別設置于底拍上下的氧槍托架、氧氣銷座、進水銷座、回水銷座、導向銷和半球凹坑所組成;底拍通過翻轉螺栓固接在氧槍小車的圈梁上;氧氣銷座、進水銷座與回水銷座并列設置于底拍的一側,進水銷座和回水銷座內側各設有一個導向銷;底拍另一側開有倒“U”形氧槍托架,下部方形板上開有一半球凹坑。氧槍托板上設有一凸球。
氧氣銷座、進水銷座與回水銷座是將同口徑的三根不銹鋼管焊接在底拍對應孔上而成的,其高度為300~500mm。其留出高度的確定一般是根據管徑的粗細來確定,管徑越粗則高度越高,反之則相對矮一些,但不能太矮,以免失穩或影響密封效果。
導向銷為圓柱錐臺形,高度在500~700mm。導向銷主要與設在氧槍上的導向槽配合,以使插接氧槍時能準確定位。
在氧氣銷座、進水銷座及回水銷座的不銹鋼管上分別開有密封槽,且密封槽內安有“O”形密封圈。
氧槍上的氧氣管、進水管及回水管的內徑略大于氧氣銷座、進水銷座及回水銷座的外徑,與設置在底拍上的氧氣銷座、進水銷座及回水銷座采用整體插接的方式連接。即將口徑大的氧槍上的氧氣管、進水管、回水管對應套入氧氣銷座、進水銷座和回水銷座即可,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實現輸送氧氣和水的功能。
底拍下部的半球凹坑,與設在氧槍上的凸球配合,形成一既起到定位作用又可靈活轉動的球形關節,實現氧槍在任何狀態下都能與爐口垂直并隨意調整。
外接氧氣、進水和回水管仍采用金屬軟管連接,并將其接于底拍下部對應位置所設的法蘭盤上。
采用本發明轉爐氧槍快換裝置,實現了整體插接,只要拔出插于三個銷座上的氧槍進、回水及氧氣管就能實現更換氧槍的目的,而不必拆卸螺栓和調整對中,使更換時間大大縮短,只用30分鐘便可將氧槍更換完畢,比原來拆裝螺栓的方式每次節省時間4.5~5.5小時。底拍上的導向銷與氧槍導向槽配合,使插接的準確性明顯提高,定位時間縮短。同時,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操作靈便,安全可靠,造價不高,但卻可大大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轉爐氧槍快換裝置主視圖。
圖2為轉爐氧槍快換裝置俯視圖。
圖中:1為底拍,2為進水銷座,3為氧氣銷座,4為回水銷座,5為半球凹坑,6為導向銷,7為氧槍托架,8為氧槍小車,9為密封槽,10為“O”形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126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