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片狀紗線縮幅浸軋方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0868.4 | 申請日: | 2008-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70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邢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營口中基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B3/04 | 分類號: | D06B3/04;D06B23/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忠晶 |
| 地址: | 115011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片狀 紗線 縮幅浸軋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紗線加工方法,特別是紗線浸軋方法,另外還涉及紗線縮幅浸軋裝置。
背景技術:
紗線浸軋方法是指紗線浸漬包括染液在內的各種浸漬液,然后通過軋車軋去多余浸漬液的方法。
現有紗線浸軋方法按紗線排列形狀可分為束狀浸軋和片狀浸軋兩種。所謂束狀浸軋是將各自獨立的紗束(每束300-500根紗線)進行浸軋,其代表裝置為束狀染色機。束狀浸軋的優點是浸軋均勻,缺點是工序多,效率低,分紗困難。所謂片狀浸軋是將連續排列成片狀的紗線進行浸軋,其代表裝置為漿染聯合機。片狀浸軋的優點是工序少,效率高,缺點是浸軋不均勻。
本發明人已經公開的申請號為200710011197.9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所采用的紗線浸軋方法為片狀浸軋。紗線片狀浸軋目前都是等幅浸軋,即紗線浸軋前幅寬約等于浸軋后幅寬。等幅浸軋的不足之處是:1、片狀紗線邊部與中部帶液量不一致;2、等幅浸軋難于縮小浸漬槽容積,將產生活性染料水解現象。產生這種不足的原因是:軋車軋壓浸漬后的紗線時,由于片狀紗線幅寬接近于軋車軋輥長度,受軋輥撓性變形影響,軋輥兩端壓力大,中間壓力小,造成片狀紗線邊部與中部帶液量不一致,從而產生色差。現有技術中為了盡可能的克服這種不足現象,采用昂貴的均勻軋車來解決軋輥撓性變性問題。關于活性染料染色,染槽容積面臨兩難選擇。首先要使紗線充分浸透,這需要紗線在染液中滿足一定的停留時間,因此,染槽容積越大越好。但是,染液在染槽內的停留時間通常不應超過10分鐘,否則將產生活性染料水解以及增加紗線過渡性色差長度,從這點考慮染槽容積越小越好,但小容積染槽又受到片狀紗線寬度和浸漬時間的約束。因此現有技術難于同時解決兩個互相矛盾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問題,提供一種片狀紗線縮幅浸軋方法,另外還提供縮幅浸軋裝置。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片狀紗線縮幅浸軋方法,按以下兩步工藝進行:
第一步縮幅浸軋:將從經軸上退繞的片狀紗線經縮幅輥縮幅后進入浸漬槽浸漬,浸漬后的紗線進入軋車軋壓去除多余浸漬液;
第二步擴幅卷繞:出軋輥的片狀紗線經擴幅輥擴幅后進行卷繞。
所述紗線縮幅浸軋浸漬時間為不少于6秒。
本發明片狀紗線縮幅浸軋裝置,主要由縮幅輥、浸漬槽、軋車和擴幅輥所組成,退繞經軸由片狀紗線動態連接縮幅輥,縮幅輥與浸漬槽入口由片狀紗線動態連接,浸漬槽出口紗線動態連接軋車,軋車動態連接擴幅輥,擴幅輥動態連接卷繞經軸。
所述縮幅輥和擴幅輥分別為沿導輥輥面圓周方向交替安裝有大圓片和小圓片,兩個大園片間形成紗線運行的溝槽。
本發明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紗線縮幅浸軋兼具束狀浸軋和片狀浸軋的優點,并且克服了二者各自的缺點。采用縮幅浸軋工藝進行浸軋,只占用常規軋車軋輥一小部分,使軋輥撓性變形對質量的影響成倍降低,因而使用普通軋車即可替代昂貴的均勻軋車。本發明第二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通過紗線縮幅浸軋方式在保證浸漬時間條件下,成功地縮小了浸漬槽容積,解決了活性染料槽內水解問題。實驗表明,與已經公開的申請號為200710011197.9的所采用的片狀紗線等幅浸軋相比,染色均勻度明顯提高,左右色差和前后色差明顯降低。其中,左右色差達到4.5級,前后色差達到4級,滿足了技術要求。本發明第三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縮幅棍、擴幅棍與紗線的接觸點實現了面接觸,而傳統的伸縮筘與紗線的接觸是點接觸。前者對紗線磨損小,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斷頭率。
本發明所采用的裝置結構簡單,擴幅輥結構與縮幅輥相同,但是有效長度大于縮幅輥的有效長度。縮幅輥的作用是將寬幅片狀紗線縮為窄幅片狀紗線;擴幅輥的作用是將縮幅浸軋后的紗線均勻開幅至規定幅寬,進行后續卷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側視圖
圖3是縮幅輥和擴幅輥示意圖
其中:
1、退繞經軸
2、片狀紗線
3、縮幅輥
4、染槽
5、軋車
6、軋壓后棉紗
7、開幅輥
8、卷繞經軸
9、導輥
10、小圓片11
11、大圓片
12、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營口中基紡織有限公司,未經營口中基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08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