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化學強化條件下蜀葵修復鎘污染土壤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810010351.5 | 申請日: | 2008-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7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家女;周啟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B09C1/10;B09C1/08;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許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016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學 強化 條件下 蜀葵 修復 污染 土壤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學法強化植物修復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在化學強化條 件下蜀葵修復鎘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提取修復技術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重金屬生物有效態的 吸收。有效態是指能被該土地上生存的生物(通常為植物)所吸收的那部 分重金屬。一般來說,重金屬在土壤當中的有效態含量較低,使其不能有 效地被修復植物吸收和轉移,而化學強化法主要是指通過向污染土壤中添 加外來物質,或者直接與重金屬結合,從而改變重金屬的形態及生物有效 性等,最終強化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表面活性劑-螯合劑增效修復技術 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展起來的,其實質是利用表面活性劑對污染物的 增溶、增流作用與螯合劑對污染物的螯合作用來去除環境中難溶解、難降 解、難利用的有機污染物利用表面活性劑潤滑、增溶、分散、洗滌等特性, 改變土壤表面電荷和吸收位能,或從土壤表面將重金屬置換出來,以絡合、 螯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加快重金屬在土壤溶液中的流動性[文獻 1:王莉瑋,陳玉成,董姍燕.2004.表面活性劑與螯合劑對植物吸收Cd及 Cu的影響.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6(6):745-749]。
表面活性劑對土壤中污染物的增溶機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當其濃度 低于CMC時,其疏水端將污染物包裹在表面活性劑分子內,使親水端向外 與土壤顆粒物表面產生排斥作用,同時溶液中的對流、遷移等分子運動提 供足夠的能量增加非水相的表面積,使非水相脫離土壤顆粒物而起增溶作 用;另一種是當表面活性劑濃度大于CMC時形成膠束,污染物通過分配作 用進入膠束疏水中心而進入液相,使被吸附污染物進入水相[文獻2:Doong R?A,Wu?Y?W,Lei?W?G.1998.Surfanctant?enhanced?remediation?of?cadmium contaminated?soils.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37(8):65-71]。表面活性 劑促進植物吸收重金屬的作用機理可能與表面活性劑破壞細胞膜透性有關 [文獻3:陳玉成,熊雙蓮,熊治延.2004.表面活性劑強化重金屬污染植物 修復的可行性.生態環境,13(2):243-246]。表面活性劑是一種可溶性、 兩親性的特殊脂類化合物,不同于構成生物膜成分的不溶性和具膨脹性的 脂類化合物,它在水中有較高的單體溶解度,其兩親性使之能與膜中成分 的親水和親脂基團相互作用,從而改變膜的結構和透性,促使植物對重金 屬的吸收。研究發現表面活性劑對土壤中微量重金屬陽離子具有增溶作用 和增流作用,而且表面活性劑的鏈越長,其效應越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03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養殖泥蚶吸附海水鎘超標的方法
- 下一篇:電子卡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