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凡士林加氫精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10254.6 | 申請日: | 200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926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士新;劉平;蔡立;袁平飛;李殿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5/08 | 分類號: | C10G65/08 |
| 代理公司: | 撫順宏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 微 |
| 地址: | 10002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凡士林 加氫精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凡士林的生產方法,特別是采用加氫法生產高質量藥品或 化妝品用凡士林的方法。
背景技術
凡士林的生產過程主要由原料的調合和調合物的精制兩部分構成,由于凡 士林原料中含有較多的稠環芳烴和硫、氮、氧雜環化合物等非理想組分,必須 進行深度精制將其脫除。應用于藥品和化妝品中的凡士林必須做到對人體無 害。因此精制是生產凡士林的關鍵步驟。
加氫法生產凡士林是一種有效的凡士林生產方法。該方法可將凡士林原料 中的硫、氮、氧雜環化合物有效脫除,并將凡士林原料中的芳烴轉化為飽和 烴。該方法在生產過程中無三廢污染,可以獲得高收率、高質量的凡士林產 品,因此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含硫氮物質的加氫反應主要受動力學控制,反應速度是決定脫硫、脫氮反 應的關鍵因素,在控制一定裂解程度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相對較高的反應溫度 來提高精制深度。芳烴飽和反應受熱力學和動力學共同控制,過高的反應溫度 將影響化學反應的平衡,因此要求有一定的最佳溫度。現有凡士林加氫多采用 高壓一段串聯工藝,第一反應器工藝條件的選擇有利于脫硫脫氮反應進行,第 二反應器工藝條件的選擇有利于芳烴飽和反應進行,反應物料依次通過兩個加 氫反應器,最后進行物料分離。催化劑為抗硫型加氫精制催化劑,應用前需進 行預硫化,使活性金屬由氧化態轉變為硫化態,以提高催化劑活性。
CN1061678C介紹一種凡士林加氫精制方法,該方法采用雙反應器串聯加 氫工藝,反應物料依次通過兩個反應器,需要采用較高的氫分壓(氫分壓10~ 16MPa)才能獲得理想質量的凡士林產品。具體條件為:氫分壓10~16MPa、 體積空速0.1~0.5h-1、體積氫油比300~1400、第一反應器溫度320~420℃、第 二反應器溫度240~320℃。
以上技術的特點是反應物料依次通過兩個反應器,兩個反應器之間無物料 分離等步驟,第一反應器加氫脫硫、加氫脫氮等反應產物也同時進入第二反應 器,兩個反應器都使用抗硫型精制催化劑,反應過程需要較高的反應壓力才能 獲得高質量凡士林產品。隨著世界范圍內原油質量變差,凡士林原料的質量也 隨之變差,凡士林加氫精制需要更苛刻的反應條件,造成了設備投資和操作費 用均大大增加。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有利于芳烴飽和的凡士林兩段加氫 精制方法。采用適宜的工藝流程和催化劑配合,在相對較低的反應壓力下可以 獲得高質量凡士林產品,降低裝置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
本發明凡士林加氫精制方法包括如下內容:凡士林原料與氫氣首先進入第 一反應器,與硫化態加氫精制催化劑接觸,主要進行脫硫、脫氮、脫氧和部分 芳烴飽和反應;第一反應器反應產物進行氣液分離,液相與氫氣進入第二反應 器,第二反應器使用還原型鎳催化劑,進行芳烴飽和等反應,第二反應器反應 產物經氣液分離、脫味后即得凡士林產品。第一反應器和第二反應器的氫分壓 5~10MPa。
本發明凡士林加氫精制方法中,第一反應器反應產物進行氣液分離后的氣 體為富氫氣體,可以循環回第一反應器繼續使用。第二反應器使用的氫氣基本 不含硫化氫,可以使用反應系統的新氫,第二反應器反應流出物氣液分離后氣 相可以作為第一反應器的補充氫氣。
第一反應器為常規加氫精制催化劑,催化劑的活性金屬組分為過渡金屬, 如W、Ni、Co、Mo中的一種或其組合,以氧化物重量計活性金屬的含量一般 為15%~40%,載體為Al2O3或Al2O3-SiO2等,可以含有P、Ti、B等助劑,使用 前對催化劑進行預硫化,使加氫活性金屬在反應過程中處于硫化態,預硫化過 程按本領域普通知識進行。
第二反應器裝填的是鎳類催化劑,催化劑的活性組分鎳擔載在Al2O3載體 上,以氧化鎳重量計,催化劑含鎳一般為20%~80%,可以含少量其它金屬如 Mo、W等,以及其它助劑。催化劑使用前對催化劑進行還原處理,還原處理按 照本領域普通知識進行。
上述催化劑可以選擇適宜的商品催化劑,也可以按本領域普通知識進行制 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102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鼠腔靜脈平滑肌細胞的培養方法
- 下一篇:脫氧包裝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