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收發器結構、通信裝置及通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0810001663.X | 申請日: | 2008-0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2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阿瑪德雷茲·羅弗戈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國博通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40 | 分類號: | H04B1/40;H04B1/04;H04B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曉紅;紀媛媛 |
| 地址: | 美國加州爾灣***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收發 結構 通信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更具體地說,涉及用于無線通信的電路。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通信系統支持無線和/或有線通信設備之間的無線和有線通信。這些通信系統的范圍涉及從國內和/或國際蜂窩電話系統到互聯網,以及點對點室內無線網絡。每種通信系統都是根據一種或多種通信標準構建進而來工作的。無線通信系統操作所依據的一種或多種標準包括但不限于:IEEE?802.11、藍牙、高級移動電話服務(AMPS)、數字AMPS、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碼分多址(CDMA)、本地多點分配系統(LMDS)、多路多點分配系統(MMDS)、增強型數據率GSM演進(EDG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和/或相應的各種變化。
根據無線通信系統的類型,無線通信設備直接或間接地與別的無線通信設備進行通信,這些無線通信設備可以是例如蜂窩電話、雙向無線對講機、個人數字助理(PDA)、個人計算機(PC)、筆記本電腦、家庭娛樂設備等等。對于直接通信(即熟知的點對點通信),參與通信的設備調諧它們的接收器和發射器到相同的信道(例如,無線通信系統的多個射頻(RF)載波中的一個),并通過該信道進行通信。對于間接無線通信,每一無線通信設備經過分配的信道,直接與相關的基站(例如蜂窩服務)和/或相關的訪問點(例如,對于室內或建筑物內無線網絡)進行通信。為了完成無線通信設備之間的通信連接,經過系統控制器、公用交換電話網(PSTN)、互聯網、和/或別的廣域網絡,相關的基站和/或相關的訪問點相互直接通信。
參與無線通信的每一無線通信設備都包括內置的無線收發器(即接收器和發送器)或連接到相關的無線收發器(例如,對于室內和/或建筑物內無線通信網絡的站、RF調制解調器等等)。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發射器包括數據調制級、一個或多個中頻級及功率放大器。數據調制級依據特定的無線通信標準將原始數據轉換成基帶信號。一個或多個中頻級將基帶信號與一個或多個本地振蕩進行混頻,以生成RF信號。在經過天線進行發送之前,功率放大器將RF信號放大。
通常,數據調制級在基帶處理器芯片上實現,而中頻級和功率放大級在單獨的無線處理器芯片上實現。過去,已經使用雙極電路設計出了無線集成電路,能夠承受大的信號擺幅并允許線性發射器部件的動作。因此,大量的老式基帶處理器采用模擬接口,用于與無線處理器之間傳送模擬信號。
隨著集成電路裸芯尺寸不斷減小而電路元器件數量不斷增加,芯片布置變得越來越困難和具有挑戰性。在其它已知的問題中,盡管裸芯尺寸在減小,對裸芯輸出管腳的需求卻在逐漸增大。同樣,在裸芯自身內部,開發內部總線和跡線以支持高數據率通信,也變得非常困難。因此,出現了需求,希望有一種解決方案能既支持高數據率通信又降低對輸出管腳和裸芯內電路跡線的需求。此外,共存于公共設備內的或位于公共印刷電路板上的IC之間的通信需要有進步,以充分地支持即將來臨的IC制造上的改進。因此,需要一種集成電路天線結構及其無線通信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的裝置和操作方法將在后續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以及權利要求書中給出進一步描述。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線收發器結構,包括:
用作特高射頻(RF)信號的波導的基底區域,其中所述基底區域定義出了用于傳導并充分容納所述特高射頻信號的有界體積(bounded?volume);
與第一基底天線通信連接的第一基底收發器;
與第二基底天線通信連接的第二基底收發器;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天線設置來經由所述基底區域發射和接收射頻通信信號。
作為優選,所述基底區域包括充分均勻摻雜的電介質區域(asubstantially?uniformly?doped?dielectric?region)。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天線的尺寸設置得適合于與所述基底區域通信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天線中至少一者被放置得鄰近所述基底區域并經由所述基底區域發射所述特高射頻信號。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天線中至少一者形成為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基底區域并通信連接以經由所述基底區域發射所述特高射頻信號。
作為優選,所述無線收發器結構進一步包括覆蓋至少一部分所述基底區域表面的金屬層。
作為優選,所述結構在單個裸芯上形成,且波導在所述單個裸芯內部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國博通公司,未經美國博通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81000166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