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子載波排列區域劃分方法及信息配置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780053467.0 | 申請日: | 2007-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82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冬凌;江華俊;邱剛;魯紹貴;韓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6/00 | 分類號: | H04W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剛;吳孟秋 |
| 地址: | 518057中國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波 排列 區域 劃分 方法 信息 配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正交頻分多址系統中的子 載波排列區域劃分方法、以及一種用于正交頻分多址系統中的子載波排列區 域劃分信息配置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簡稱OFDM)技術由于能夠有效對抗多徑干擾和窄帶干擾、且頻譜效率高而 成為無線通信物理層技術的主流技術,正交頻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Access,簡稱OFDMA)+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Multiple? Output,簡稱MIMO)技術相比第三代的碼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簡稱CDMA)技術具有天然的技術優勢,更適合于寬帶移動通信系 統,被公認為是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采用OFDMA技術為 物理層核心技術且兼顧移動性和寬帶特征的IEEE?802.16e標準是下一代移動 通信標準的強有力競爭者。
802.16標準為了支持同頻組網,將一個載頻分為多個分段(segment), 每個segment包含該載頻中的互不重疊的子載波集,由于OFDM子載波的正 交性,使用相同載頻不同segment的相鄰小區之間不會存在同頻干擾。這樣 做的前提條件是每個segment子載波的劃分規則必須一致,即子載波排列方 式(Permutation)必須一致。通常情況下,每個segment只有默認的使用部 分子信道(Partial?Usage?of?Sub?Channels,簡稱PUSC)的子載波排列區域 (Permutation?Zone),很容易滿足上述條件。
但是,802.16標準在OFDMA物理層為了支持各種可選的增強技術, 制定了多種Permutation方法,包括PUSC、使用全部子信道(Full?Usage?of? SubChannels,簡稱FUSC)、全子信道PUSC、可選擇的FUSC、相鄰子載波 分配(Adjacent?SubcarrierAllocation,簡稱AMC)、使用片子信道方式-1(Tile? Usage?of?SubChannels-1,簡稱TUSC1)和使用片子信道方式-2(Tile?Usage?of? SubChannels-2,簡稱TUSC2)。并且這些Permutation方法可以同時出現在 一幀中,用Permutation?Zone來劃分,如圖1所示。
根據802.16協議描述,在下行子幀中,下行各個Zone之間的轉換是根 據下行圖(Downlink?Map,簡稱DL_Map)中的空時編碼下行區域信息單元 (Space?Time?Coding?Downlink?Zone?Information?Element,簡稱 STC_DL_ZONE_IE)或者智能天線系統下行信息單元(Adaptive?Anttenna? System?Downlink?Information?Element,簡稱AS_DL_IE)來表明的,分別如 表1、表2所示。上述消息中的OFDMA符號偏移(Symbol?offset)為8bit 字段,此字段用于標識Zone的起始位置。可以看出,每幀中有哪些Zone, 以及各Zone的OFDMA?symbol?offset是可以按一定策略在每幀進行動態調整 的。
表1?STC_DL_ZONE_IE格式片段
表2-AAS_DL_IE格式片段
相鄰的Segment在相同的時間,若使用不同的Permutation方式,由于 不同Permutation對應的子載波排列方式不同,無可避免地導致使用的子載波 集合中部分子載波互相沖突,造成子載波上信號的互相干擾,宏觀上看即同 頻干擾,下面以PUSC和分塊相鄰子載波排列(Band?Adjacent?Subcarrier? Permuation,簡稱Band?AMC)為例來說明不同Permutation的子載波互相沖 突的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800534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零件三維模型生成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認知聯想記憶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