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建立緊急呼叫連接的方法和服務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80051995.2 | 申請日: | 2007-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622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1-06 |
| 發明(設計)人: | D·克羅塞爾伯格;M·尚姆甘;H·喬弗尼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22 | 分類號: | H04W4/22;H04W8/26;H04W76/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少丹;劉春元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建立 緊急 呼叫 連接 方法 服務器 | ||
1.一種用于為移動設備(MS)建立緊急呼叫連接的方法,
其中在緊急呼叫(ECALL)具有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標識(EID)時,才 在從所述移動設備(MS)接收到具有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號碼的緊急呼叫 (ECALL)時通過接入網絡(ASN)在所述移動設備(MS)和緊急呼叫應答裝 置(PSAP)之間建立緊急呼叫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根據在預先確定的IP地址空間中的源IP地址、確定的目標IP地址、 確定的端口號、源MAC地址和目標MAC地址來形成所述緊急呼叫標識(EID)。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接入網絡(ASN)的接入網絡服務器在收到緊急呼叫時檢查:其 中包含的標識是否與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標識(EID)一致,并且當所述緊急 呼叫中所包含的標識與所述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標識(EID)一致時,所述接 入網絡服務器才將所述緊急呼叫轉發給緊急呼叫服務器(ECS)。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接入網絡(ASN)的接入網絡服務器通過所述緊急呼叫服務 器(ECS)將具有所述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標識(EID)的允許緊急呼叫轉 發給所述緊急呼叫應答裝置(PSAP)。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接入網絡(ASN)的接入網絡服務器阻止不具有所述預先確定的 緊急呼叫標識(EID)的不允許緊急呼叫。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由所述緊急呼叫服務器(ECS)根據預先給定的IP客戶端地址、緊 急呼叫服務器(ECS)的IP服務器地址和其它參數來形成所述緊急呼叫標識 (EID)。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其它參數包括時間戳和有效期。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能夠在所述接入網絡(ASN)的接入網絡服務器中配置所述預先確定 的緊急呼叫標識(EID)。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接入網絡(ASN)的接入網絡服務器中根據預先給定的IP客 戶端地址、緊急呼叫服務器(ECS)的IP服務器地址(IP-ECS)和其它參數 來形成所述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標識(EID)。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移動設備(MS)經未授權的緊急呼叫請求(EAR)從所述緊急呼 叫服務器(ECS)收到所述緊急呼叫標識(EID)。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接收到通過所述接入網絡(ASN)的接入網絡服務器轉發給所述緊 急呼叫服務器(ECS)的允許緊急呼叫時,基于緊急呼叫號碼來選擇合適的緊 急呼叫應答裝置,并接著將所述緊急呼叫轉發給所選擇的緊急呼叫應答裝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接入網絡(ASN)的接入網絡服務器將關于移動設備(MS)的停 留地點的信息數據連同該緊急呼叫一起提供給所述緊急呼叫服務器(ECS)。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緊急呼叫服務器(ECS)與映射服務器相連接,所述映射服務器 借助于所述關于移動設備(MS)的停留地點的信息數據來選擇所述合適的緊 急呼叫應答裝置(PSAP)。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接入網絡由無線接入網絡構成。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無線接入網絡由WLAN網構成。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無線接入網絡由WiMax網構成。
17.一種用于為移動設備(MS)建立緊急呼叫連接的接入網絡服務器,其 中當緊急呼叫具有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標識(EID)時,所述接入網絡服務器 在從所述移動設備(MS)接收具有預先確定的緊急呼叫號碼的緊急呼叫時在 所述移動設備(MS)和緊急呼叫應答裝置(PSAP)之間建立緊急呼叫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公司,未經西門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800519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