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髓內針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780014009.6 | 申請日: | 2007-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3195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韋爾納·克勞茲;斯蒂芬妮·克勞茲;馬庫斯·威格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72 | 分類號: | A61B17/72;A61F2/28;A61N1/3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華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髓內針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髓內針系統,所述髓內針系統包括包含空腔且至少部分導電的細長針件、線圈組、連接到線圈組的第一極的第一電極以及連接到的第二極的第二電極。
背景技術
此髓內針系統在骨縫合術的領域中是公知的,骨縫合術用于通過加載通常由不銹鋼或鈦合金制作的植入的螺釘、支撐板、導線、髓內針等,將碎裂或患病的骨頭的碎片以穩定的自然形式固定在未受到損傷的骨頭中。這些骨縫合術裝置使病人迅速活動起來,同時使受傷的骨頭休息,這對于骨頭的愈合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對于相比較的非彈性的剛性固定,組織移植的支撐植入物由于血管和神經的損失將特別阻礙生物恢復。除此之外,植入的持續時間越長,則由于支撐結構的功能的部分消退,則支撐結構承受越多的生物力學性質。然而,生物檢查的損失增加了已經顯示的被抗性細菌(resistant?bacteria)(MRSA=抗多種抗菌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險,所述抗性細菌可能以粘著生物膜的形式移殖金屬植入物的表面,且通過多糖的粘液鞘(mucous?sheath)抵抗抗生素。
這些問題在整形外科手術的范圍內可以通過磁感應電骨縫合術減輕,例如,使用在例如DE26?36?818?C2中說明的在開始引用的髓內針系統。在電骨縫合術中,通過將受傷的身體部分暴露到交變磁場在骨縫合術的裝置中感應出低頻AC電勢。在骨缺陷、囊腫和瘤的轉移的治療中,此技術的許多臨床應用慢性地抵抗治療且通常陷入感染的問題,且近期的臨床實驗的長時間研究表明,最佳的治療效果通過利用作為鄰接支撐金屬的骨區域中的極低頻率的正弦AC電勢源的骨縫合術植入物來實現。
發射的原理與變壓器的原理相同:身體的受傷或患病區域充滿在接近1到100Hz(優選為4到20Hz)的范圍內的極低頻率以及通過功能電流發生器產生的在0.5到5mT(5到50Gauβ)的范圍內的磁通密度的正弦磁場,功能電流發生器在一個或多個插入設置有骨縫合術裝置的身體部分的主外電流線圈中。這些極低頻率的電磁場幾乎無損失地通過組織,包括任何衣物和石膏繃帶、以及骨縫合術的非磁性(奧氏體)支撐金屬。在與此電接觸的副線圈組中,植入通常所說的發送器。因此,在發送器中感應的電勢在骨損傷區域中以及通常在骨縫合術的裝置的邊界的組織中生效。
對骨縫合術的部件的治療有效電勢的感應傳輸的此技術避免了經由皮膚的導電體感染的危險,并可以通過感應磁場的功能電流發生器具體指示程序確定治療參數電壓、頻率、強度、信號形狀以及的治療時間。
本發明的目的是改進一般的髓內針系統,特別是考慮到該髓內針系統在操作期間處理方便且應用靈活、穩定性、生物效應、治療的有效性及其經濟性。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磁有限公司,未經新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800140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物可吸收性的控釋組合物
- 下一篇:工具附著和歸整的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