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元脈動雙心室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80010246.5 | 申請日: | 2007-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72627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7-01 |
| 發明(設計)人: | 陸鵬舉;林寶彥;林陳瑾惠;朱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立成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1/10 | 分類號: | A61M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濤 |
| 地址: | 臺灣省臺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脈動 心室 輔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心室輔助裝置(ventricular?assist?devices;VAD),且尤其涉及雙元脈動雙心室輔助裝置(dual-pulsation?bi-ventricular?assist?device;DPbi-VAD)。?
背景技術
在美國,心臟衰竭是主要公眾健康問題,對其的控制消耗掉國家健康護理資源的約1%。大約3到4百萬美國人受心臟衰竭的折磨,每年確診400,000例新病例。心臟移植與其他醫學治療相比已是最有效的療法。然而,心臟移植仍受到長期免疫抑制療法并發癥、同種異體移植冠狀動脈病且最關鍵地供體嚴重不足的限制。每年供體心臟的數目非常恒定地保持在約2,000個。然而,需要接受供體心臟的患者估計每年有16,500位。?
已對機械循環支持(mechanical?circulation?support;MCS)系統,全人工心臟(total?artificial?heart;TAH)和心室輔助裝置(VAD),進行了深入研究,希望用來取代心臟移植對心臟衰竭末期患者的作用。左心室輔助裝置(left?ventricular?assist?device;LVAD)在對心臟衰竭患者提供包括移植前過渡(bridge?to?transplantation)、恢復前過渡(bridge?to?recovery)和移植的替代的療法方面有多種用途。涉及19家醫療中心和129位心臟衰竭末期患者的大規模REMATCH(對用于治療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機械輔助的隨機評估,Randomized?Evaluation?of?Mechanical?Assistance?for?the?Treatment?of?Congestive?Heart?Failure)試驗指出,對于通過LVAD或藥理學療法治療的患者來說,LVAD組的一年存活率是藥理學組的兩倍。此外,LVAD組在支持期間享受好得多的生活品質。可全植入長期(3-5年)機械循環支持裝置,尤其LVAD,將解決對于心臟衰竭患者來說供體不足的當前兩難問題已成為心臟病學協會中公認的事實。?
近年來,LVAD已發展成為新的醫療方式,期待其作為短期移植前過渡支持或以長期方式取代成為心臟移植的替代選擇。連續流動式LVAD較小,但會形成血栓,且非脈動式循環支持在長期使用時可能會誘發末梢器官的微循環中的許多并發癥。脈動式LVAD更具生理學相容性,但體積大和較大能源消耗阻礙其被廣泛采用。?
理想的機械循環支持(MCS)設計應具有(但不限于)下列特征:其1)根據各種生理情況或治療要求提供足夠和適合的心臟支持;2)避免血液損傷和裝置誘發的并發癥;3)要求簡單的植入程序和手術后護理;和4)保證安全運轉且允許包括必要的裝置維護/修復或替換的緊急補救。迄今為止,最先進的LVAD產品中沒有一種符合所有這些要求。?
發明內容
實施例提供一種心室輔助裝置(VAD),其避免與傳統VAD相關的主要缺點。?
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雙元脈動雙心室輔助裝置(DPbi-VAD),其包含執行順脈動和反脈動循環支持的雙元脈動機構。?
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通過使用本發明的雙元脈動雙心室輔助裝置來治療患有心臟病的患者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建構的心室輔助裝置包含以下第1項中所述的特點,且本發明的心室輔助裝置的優選實施例在以下項中描述:?
1.一種心室輔助裝置,其包含?
收縮支持囊,其具有可膨脹腔室;?
血泵,其包含血液隔室、抽汲隔室和分隔所述血液隔室和所述抽汲隔室的抽汲膜血泵;?
驅動器構件,其用第一流體填充所述抽汲隔室且將所述第一流體從所述抽汲隔室中抽出,并且用第二流體填充所述可膨脹腔室且將所述第二流體從所述可膨脹腔室中抽出;和?
控制器構件,其控制所述驅動器構件交替地或間歇地重復下列步驟:a)用所述第一流體填充所述抽汲隔室,同時將所述第二流體從所述可膨脹腔室中抽出;和b)用所述第二流體填充所述可膨脹腔室,同時將所述第一流體從所述抽汲隔室中抽出。?
2.根據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收縮支持囊包含剛性或半剛性外殼和具有類似于所述外殼的形狀且密封地連接于所述外殼的輪緣的柔性內隔膜以在所述外殼與所述內隔膜之間形成所述可膨脹腔室。?
3.根據第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收縮支持囊具有安裝于所述外殼上以便于將氣體從所述可膨脹腔室中移除或調整所述可膨脹腔室中所述第二流體的體積的排氣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立成功大學,未經國立成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800102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緊湊型介質諧振天線
- 下一篇:無線資源分配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