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游泳頭盔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312201.0 | 申請日: | 200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95498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熊太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太華 |
| 主分類號: | A63B33/00 | 分類號: | A63B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71重慶市江***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游泳 頭盔 | ||
所屬技術領域
一種主要用于學習游泳和水上游樂休閑的體育安全衛生保護用品。
背景技術
目前,尚未見真正便于初學者學習游泳的安全衛生保護用品。眼下,常見的游泳圈、救生衣之類的漂浮用具,其技術特點是將浮力裝置安置于人體頸部以下,主要依靠外部浮力將人體頭部持久地托出水面。這種導致人體在水里始終被浮力物承載并妨礙的用具,不利于初學者真切感知和掌握水性,容易使初學者從一開始就忽視自身浮力的存在而過分地依賴于這些用具。一旦游泳圈脫手,就會緊張甚至恐懼,就可能因驚慌失措而發生不測。所以不少人對于能給人帶來滅頂之災的水仍然望而生畏。另有一種潛泳鏡,可以將人的眼睛、口和鼻罩住,能夠在人體下潛時封閉呼吸通道,保證下潛者不被水嗆,并且對肢體沒有束縛,有利于初學者真切感知和掌握水性。但它只適合具備一定游泳能力的人使用,不能保證初學者在不知所措的無為狀態下安全地浮出水面換氣。總之,目前還沒有一種產品能徹底解除游泳初學者的安全風險;沒有一種產品能在為初學者提供安全涉水保障的同時又讓其肢體能以天生狀態獲得真切感受水性和掌握水性的機會。這導致很多人至今未能學會游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為初學游泳和在水上游樂休閑的人們提供一種能同時兼顧安全涉水和真切感知水性的體育保護用品,以解決上述用具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利用正常狀態下人體在水中的浮力正好能夠克服地心引力的自然條件,考慮到人體的浮力在不同心理狀態、生理狀態和運動狀態下會發生一定變化而致使人體既有可能浮起又有可能下沉的實際情況,將初學者在水中的處境分為兩種狀態:水線(專指人體露在空氣中的部分與水浪的交界線)低于鼻孔為安全狀態,水線高于鼻孔為危險狀態。安全狀態下不應對初學者有任何干預,此時人體浸在水中的部位越多,越無依無靠、無攀踏支點,越有利于初學者感知水性;危險狀態下則必須提供及時有效的安全保證。
由實驗可知:與船身的吃水深度線相仿,每個人也各自有一條“吃水線”。當人體在自然松弛的狀態下,這條線可以被保持在嘴唇到鼻孔之間。就是說人體在自然松弛的狀態下讓肢體全部浸在水中,當鼻孔的高度接近水面時,頭部就不會繼續下沉了。因為這時身體排水量產生的浮力正好克服人體重力,只要不讓手腳在水中亂動,人體就會漂浮起來并可以進行呼吸。當人體在緊張的狀態下,這條線在鼻孔到額頭之間(根據緊張程度的不同,上、下移動)。即人在緊張的狀態下,鼻孔是會沉入水面以下的。需要注意的是:雖說在自然松弛的狀態下,人類共同擁有漂浮于水中的天賦,但是,這條“吃水線”太靠近鼻孔,稍有風浪起伏,水浪就會不時封堵呼吸道引起嗆水,進而導致心情緊張,肌肉收縮,吃水線上移。加之不會游泳的人不知水性,也未養成與水浪封堵同步屏息的習慣,一旦遇到嗆水,就會驚慌失措,甚至高舉雙手求救。這樣,露出水面的頭往往被高高舉起的雙手壓進水里,最后造成溺水的危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太華,未經熊太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3122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