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305821.1 | 申請日: | 2007-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532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麗;李守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2 | 分類號: | E21B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慕白 |
| 地址: | 100070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光纖 陀螺 連續 測斜儀 旋轉 慣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
背景技術
陀螺測斜儀是套管井等有磁干擾油井井眼軌跡的主要測量工具。目前國內外使用的陀螺測斜儀主要采用機械陀螺作為角速度傳感器測量井斜及方位角。由于機械式陀螺測斜儀由框架支承、高速旋轉的陀螺電機、框架支承的懸垂以及電刷組件組成,使得這類測斜儀器存在著結構復雜、易損壞、抗震性差、壽命短、漂移大、精度差以及操作維修不方便的缺點。
光纖陀螺油井連續測斜儀中采用光纖陀螺采集角速度信息,采用加速度計采集相對慣性空間的比力信息。光纖陀螺測斜儀具有精度高、使用可靠、裝配簡單、應用范圍廣等特點。既可以用來進行裸眼井測量,也可以用于套管井的測量,其在老井復測的領域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空間。光纖陀螺測斜儀采用了高品質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和高精度光纖陀螺儀。
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是光纖陀螺測斜儀的核心部件。現有的光纖陀螺測斜儀多數均采用三軸陀螺儀和三軸加速度計組成的慣性測量組合,使用三軸陀螺儀和三軸加速度計使光纖陀螺的體積變大,成本增加。現有的三軸光纖陀螺的光源及其驅動電路與光纖傳感器及其處理電路都在同一腔體中,由于光纖陀螺的光源在工作過程中要產生一定的熱量,特別是光源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功耗變大,使光源自身發熱加劇,對光纖傳感器造成一定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包括:外殼體、安裝在所述外殼體內的旋轉機構、驅動所述旋轉機構的驅動機構和支撐體。所述旋轉機構包括:蓄冷體、與所述蓄冷體相連的光纖陀螺儀、安裝在所述旋轉機構內的X、Y、Z向加速度計、編碼器和滑環。所述光纖陀螺儀包括:分別安裝在所述光纖陀螺儀本體上的陀螺處理電路電路板、耦合器、探測器、軸向光纖傳感器、徑向光纖傳感器、配重板和光源。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與所述電機連接的兩級齒輪,所述兩級齒輪與所述旋轉機構的底端相連。
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旋轉體連接筒,所述旋轉體連接筒將所述旋轉機構各部件連接在一起。
在所述外殼體的外表面設置有走線槽和綁線槽。
所述走線槽為四條,且相互成90°。
所述滑環包括內滑環和外滑環,所述滑環的內滑環與旋轉機構連接且可以和旋轉機構一起轉動,所述滑環的外滑環和支撐體連接。
所述內滑環和外滑環之間設置有電刷。
所述光纖陀螺儀還包括屏蔽筒,所述陀螺處理電路電路板、所述耦合器、所述探測器、所述軸向光纖傳感器、所述徑向光纖傳感器和所述配重板安裝在屏蔽筒內,所述光源安裝在所述屏蔽筒外。
所述光源與所述蓄冷體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所使用的光纖陀螺儀只使用軸向光纖傳感器、徑向光纖傳感器兩個光纖傳感器,不僅減小了旋轉慣性體的體積,而且減小了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制造成本。
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的旋轉體的齒輪采用兩級減速結構在降低電機的旋轉速度同時為了增加電機的輸出扭矩,有利于輕松驅動旋轉機構旋轉。
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每一部件的相連都采用過渡配合既保證安裝方便又確保了整個結構的同軸度。
4、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把電機的走線設計成“外走線”,解決了因電機線而產生的部分纏繞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光纖陀螺結構示意圖;
圖3是用于光纖陀螺連續測斜儀的旋轉慣性體外殼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航天科工慣性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3058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