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催化烴重組制備高質量汽油的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302098.1 | 申請日: | 200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86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03 |
| 發明(設計)人: | 丁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冉峰 |
| 主分類號: | C10G7/00 | 分類號: | C10G7/00;C10G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催化 重組 制備 質量 汽油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催化烴重組處理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催化烴重組制備高質量汽油的系統。
背景技術
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及重油催化裂解技術是煉油的核心技術,催化裂化分為蠟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從這些工藝生產的生成油統稱為催化烴,所得催化烴經過加工處理,一般是分餾塔分餾,可以分餾出干汽、液化汽、汽油、柴油、重油等產品,其中汽油、柴油占據市場上汽油、柴油供應總量的70%以上。
隨著環保要求的越來越嚴格,汽油、柴油的標準不斷提高,現有的催化烴經過分餾塔分餾的加工處理方法顯出以下不足:一個是該處理方法所生產的汽油和柴油的質量有待提高:汽油的烯烴含量偏高,辛烷值(RON)偏低,柴油的十六烷值偏低,安定性不符合要求;二是上述處理方法不能同時生產多種標號的汽油,而且產品品種單一;三是所生產的柴油、汽油的比例與市場的需求不匹配,柴油不能滿足需求,而汽油供大于求。
專利號為03148181.7的“催化烴重組處理方法”的中國發明專利,以及專利號分別為200310103541.9和200310103540.4公開了其改進專利,但這些專利中都沒有提到如何降硫和降烯烴的問題。
目前的GB17930汽油標準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5%(wt)、烯烴含量不大于35%(v)、苯含量不大于2.5%(v),絕大部分煉油廠可以保證汽油質量。但是,即將于2010年實施的國III汽油標準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15%(wt)、烯烴不大于30%(v),苯含量不大于1%(v),對大多數煉油廠而言,必須面對更高的國IV標準要求,即硫含量≯0.005%(wt)、烯烴≯25%(v)或更低。汽油質量解決方案必須考慮從國III到國IV標準的過渡,較好的規劃方案應該是一次性按照國IV汽油標準規劃方案。
由于我國汽油產品中各個調和組分的比例與發達國家差別很大,催化裂化汽油占有很高的比例,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所占比例較小,而且,這種狀況將長期存在。因此,汽油質量升級所要解決的硫和烯烴主要是解決催化汽油的問題。
一般認為,催化裂化原料中總硫的5-10%將進入汽油,根據我國煉油廠催化原料加氫精制能力很小、二次加工催化裂化能力較大并有渣油焦化的特點,加工低硫(含硫0.3%)原油的煉油廠催化汽油硫含量約200ppm,加工含硫0.8%的原油,催化汽油中硫含量約900ppm,因此,汽油質量升級的難點從烯烴轉變為硫的問題。催化裂化工藝或催化劑的改進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硫的問題,催化裂化原料加氫脫硫由于投資大、運行費用高、現有煉油廠條件有限而不可能大規模應用,而且對于加工較低含硫原油的煉油廠并不適用,同時,催化裂化裝置過度降低烯烴還會加劇輕質產品及汽油辛烷值(RON)的損失。
因此,提供一種低成本制備低硫含量、低烯烴含量并且辛烷值(RON)高的調和汽油的處理系統就成為該技術領域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成本制備低硫含量、低烯烴含量并且提高辛烷值(RON)汽油的催化烴重組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催化烴重組制備高質量汽油的系統,包括蒸餾裝置和抽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餾裝置下部設有重汽油管線;所述蒸餾裝置的中部設有中汽油管線;所述中汽油管線與中汽油抽提系統相連接;所述中汽油抽提系統上部通過管線與抽余油加氫裝置相連接;所述中汽油抽提系統的下部通過管線與芳烴加氫裝置相連接,然后再通過管線與蒸餾裝置上部的輕汽油管線相連接;所述中汽油切割口和所述蒸餾裝置頂部之間設有輕-中汽油切割口,并通過管線與所述芳烴加氫裝置相連接;所述重汽油管線與重汽油抽提系統相連接;所述重汽油抽提系統的下部通過管線與所述芳烴加氫裝置相連接;所述重汽油抽提系統上部通過管線和所述中汽油的抽余油加氫裝置相連接,或者直接出低凝柴油產品。
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余油加氫裝置通過與抽提系統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冉峰,未經丁冉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3020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