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掃頻驅逐器無效
申請號: | 200720201576.X | 申請日: | 2007-12-06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334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1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道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永道 |
主分類號: | A01M29/00 | 分類號: | A01M29/00;H03B23/00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大剛 |
地址: | 550002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驅逐 | ||
1.?一種自動掃頻驅逐器,其特征在于,它的構成包括:電源、與電源輸出連接的定時脈沖發生單元、與定時脈沖發生單元的輸出連接的充電控制單元、與充電控制單元的輸出連接的壓控振蕩掃頻信號發生單元、與壓控振蕩掃頻信號發生器的輸出連接的換能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掃頻驅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時脈沖發生單元的構成包括單結晶體管(Q1)、電阻(R1)、(R2)、變壓器(T1)、電容(C1)、(C2);串接在電源輸出兩端的電阻(R1)和電容(C1)的結點與單結晶體管(Q1)的發射極連接,單結晶體管(Q1)的第二基極經電阻(R2)與電源正極連接、第一基極經變壓器(T1)的初級與電源負極連接,變壓器(T1)的次級一端經電容(C2)與電源負極連接,其另一端作為定時脈沖發生單元的信號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掃頻驅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電控制單元的構成包括可控硅(KG1)、(KG2)、電阻(R3)、(R4)、電容(C3);電容(C3)的一端與可控硅(KG1)的陰極連接,另一端與可控硅(KG2)的控制極連接,可控硅(KG1)的控制極作為充電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陽極與電源正極連接、陰極經電阻(R3)后與電源負極連接,可控硅(KG2)的控制極經電阻(R4)后與電源負極連接、陽極與電源正極連接,可控硅(KG2)的陰極作為充電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掃頻驅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控振蕩掃頻信號發生單元的構成包括電容(C4)、(C5)、(C6)、(C7)、(C8)、(C9)、電阻(R5)、(R6)、(R7)、開關(K1)、單結晶體管(Q2);電阻(R5)一端作為壓控振蕩掃頻信號發生單元的信號輸入端,并且經電容(C4)后與電源負極連接,電阻(R5)另一端與單結晶體管(Q2)的發射極連接,單結晶體管(Q2)的發射極與開關(K1)一端連接,其另一端經電容(C5)或電容(C6)或電容(C7)或電容(C8)或電容(C9)與電源負極連接,單結晶體管(Q2)的第二基極經電阻(R6)與電源正極連接、第一基極經電阻(R7)與電源負極連接,單結晶體管(Q2)的第一基極作為壓控振蕩掃頻信號發生單元的信號輸出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掃頻驅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能單元的構成包括三極管(Q3)、(Q4)、電阻(R8)、(R9)、電容(C10)、(C11)、揚聲器(BUZZER)、變壓器(T2)、超聲波發射頭(B);三極管(Q3)的基極作為換能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集電極分別經電阻(R8)后與電源正極連接、經電容(C10)后與電源負極連接、經電容(C11)和電阻(R9)后與電源正極連接,三極管(Q3)的發射極與電源負極連接,三極管(Q4)的基極與電容(C11)和電阻(R9)的結點連接、集電極經變壓器(T2)的初級后與電源正極連接、發射極經揚聲器(BUZZER)后與電源負極連接,變壓器(T2)的次級兩端與超聲波發射頭(B)并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永道,未經李永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20157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