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推拿器無效
申請號: | 200720201390.4 | 申請日: | 2007-11-19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32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05 |
發明(設計)人: | 李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寧 |
主分類號: | A61H7/00 | 分類號: | A61H7/0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合縱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周星瑩;湯建武 |
地址: | 83000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推拿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保健裝置,尤其是一種推拿器。
二、背景技術:
通常,人們在患風濕、腰痛、背痛、四肢疼痛等病癥或其他身體不適時會采用推拿的方式來治療,傳統的推拿采用人工用手來完成,這就需要患者去專門的推拿場所或請推拿師來家中治療,很不方便;另外推拿師長時間進行推拿,手指會僵硬,且會消耗很大的體力,對患者也不能起到好的推拿效果。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推拿器,其克服了人工推拿技術的不足之處。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是這樣的:一種推拿器,包括中心軸、外滾圈、固定端蓋、自由端蓋;所述的固定端蓋與外滾圈一端連為一體、所述的自由端蓋與外滾圈另一端配套安裝;所述的外滾圈、固定端蓋及自由端蓋形成一個空腔,固定端蓋和自由端蓋上有通孔,所述的中心軸從通孔穿過固定端蓋和自由端蓋,中心軸的尾端各設有一個手柄,所述的外滾圈上分布著多個小通孔。
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上述技術方案中,可在所述的固定端蓋和自由端蓋的通孔內各安裝有一個軸承,使中心軸穿過軸承安裝。
上述技術方案中,可在所述的固定端蓋和自由端蓋的外側各增加一個擋圈,擋圈裝在中心軸上,中心軸兩端各設計一個卡簧槽,槽內裝有卡簧,卡簧與擋圈的外側面卡緊。
上述技術方案中,可將所述的外滾圈的外表面設計成平滑的圓面。
上述技術方案中,可將所述的外滾圈的外表面上設計成多道凸棱或凸起,凸棱或凸起呈螺旋狀或直線形分布;所述的小通孔均勻分布在凸棱或凸起的溝槽內。
上述技術方案中,可在所述的自由端蓋內側設計3至5個沉孔。
上述技術方案中,可將所述的凸棱或凸起的道數設計成8至20道。
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結構緊湊,可反復使用,藥物與器械相結合,更有效地舒經活血、松弛肌肉、減輕病痛,且可以減少推拿工作者體力消耗。
四、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對上述施例的改進的結構剖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對上述施例進一步改進的結構剖視圖。
附圖4(a)為本實用新型附圖1、2結構中的外滾圓外表面展開圖;
附圖4(b、c、d、e、f)為本實用新型附圖3結構中的外滾圓外表面展開圖;
附圖5(a)為本實用新型附圖1、2結構中的外滾圓沿軸線方向的截面圖;
附圖5(b、c、d)為本實用新型附圖3結構中的外滾圓沿軸線方向的截面圖;
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中心軸,2為外滾圈,3為固定端蓋,4為軸承,5為空腔,6為自由端蓋,7為擋圈,8為卡簧,9為卡簧槽,10為手柄,11為沉孔,12為凸棱或凸起,13為小通孔。
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附圖1、附圖4(a)和附圖5(a)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推拿器,包括中心軸1、外滾圈2、與外滾圈2一端連為一體的固定端蓋3、與外滾圈2另一端配套安裝的自由端蓋6。外滾圈2、固定端蓋3及自由端蓋6形成一個空腔5,固定端蓋3和自由端蓋6上有通孔,所述的中心軸從通孔穿過固定端蓋和自由端蓋。所述的外滾圈2的外表面為直桶狀的圓面,外滾圈2上分布著多個小通孔13;所述的自由端蓋6內側設有3至5個沉孔11,沉孔方向平行于中心軸軸線方向;中心軸1的尾端各設有一個手柄10。用上述結構的推拿器推拿人體,可消除肌肉疲勞,減緩疼痛;在空腔5內裝入加熱的中草藥和加熱的小石子的混合物,或者在自由端蓋6的沉孔11中插入點燃的艾條,熱量與藥味通過小孔散發出來,使推拿與藥物治療相結合可起到更好的療效。中心軸、外滾圈、自由端蓋及固定端蓋為木制的或紙漿卷筒制成的。
圖2、圖4(a)和圖5(a)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在上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改進:在所述的固定端蓋3和自由端蓋6的通孔內各安裝一個軸承4,使中心軸穿過軸承安裝;所述的固定端蓋3和自由端蓋6的外側有擋圈7,擋圈7裝在中心軸1上,中心軸1兩端設有卡簧槽9,槽內裝有卡簧8,卡簧8與擋圈7外側相接觸。軸承可使端蓋與中心軸之間摩擦力更小,使用更靈活;擋圈和卡簧的應用限定了端蓋及外滾圈的位置,使結構更為合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寧,未經李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2013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