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鱘魚種人工培育盆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201237.1 | 申請日: | 2007-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1064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郭防 |
| 地址: | 550025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鱘魚 人工 培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殖設施,特別是涉及一種鱘魚種人工培育盆。
背景技術
鱘魚由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百姓的歡迎。在鱘魚種的人工培育過程中,一般在身長為1~5cm的階段時需要進行由天然餌料到攝食人工飼料的轉食,個體超過一定規格仍未完成轉食者,將很難進行轉食,甚至終身都無法使其正常地攝食人工飼料。這樣,鱘魚種的轉食對于其培育的成功與否有著緊密地聯系,但由于現有的用于鱘魚種轉食培育的水盆僅在底部開有排水孔,不能時刻換水,并且換水時需要將鱘魚種移到另一處,操作較為麻煩;另外,在換水的過程中,鱘魚種還容易跟隨排出的水流逃出水盆;再就是,現有的水盆在長時間使用后,會有部分污物沉積在死角,不易清除,嚴重影響了養殖水質。上述的缺陷造成了目前鱘魚種轉食的效果較差,培育的成活率較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不斷且方便地對養殖水體進行更換,便于清除污物,能使得鱘魚種轉食的效果較好,培育成活率較高的鱘魚種人工培育盆,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水盆1,在水盆1底部設有排水孔2,在排水孔2上安插有一根設于水盆1內部的水位控制管3,在水位控制管3外圍套接一根防逃管4,在防逃管4的側壁上設有防逃透水孔5,防逃管4的上端面高于水位控制管3的上端面。
上述的鱘魚種人工培育盆中,在水盆1底部中間開有凹槽6,所述的排水孔2開在凹槽中部,防逃管4的下端設在凹槽6內。
前述的鱘魚種人工培育盆中,所述的防逃透水孔5是設于防逃管4側壁的中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需要移動水盆里的鱘魚種,就能不斷地通過水位控制管和外接的進水管對養殖水體進行交換,實現流水養殖以滿足鱘魚種對水質潔凈的要求;在水位控制管外套接的防逃管能將鱘魚種擋住并通過開在其側壁上的防逃透水孔流水,且防逃透水孔位于水體中下層,有利于排出中下層水;另外,本實用新型向中間排水時利用向心力的作用,能減少污物殘留死角,并將污物自動排出或集中于水盆的中央區域,以便進行清除;再就是,本實用新型還利用重力的作用,通過調節水位控制管的高度使水盆內的水位保持在設定的深度,從而使鱘魚種獲得足夠的活動空間。經過長期實踐,本實用新型能使鱘魚種轉食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培育的成活率提高到80%,能有效地促進鱘魚養殖業的發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逃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的標記為:1-水盆,2-排水孔,3-水位控制管,4-防逃管,5-防逃透水孔,6-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現有用于魚種培育的水盆1,在水盆1底部開有排水孔2,在排水孔2上安插一根在水盆1內部的水位控制管3,在水位控制管3外圍套接一根防逃管4,并使水位控制管3和防逃管4間有一定間隙,在防逃管4的側壁上開防逃透水孔5(其孔徑小于具體鱘魚種的大小),將防逃管4的上端面高于水位控制管3的上端面。
在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從外接來的進水管管口放置于水盆1內壁到水位控制管3之間的范圍內,將鱘魚種放置在防逃管4的外壁到水盆1內壁的養殖水體空間內,通過進水管和水位控制管3以及防逃管4就能不斷地對養殖水體進行交換,養殖戶可根據養殖鱘魚種的數量,調節水位控制管的高度使水盆內的水位保持一定深度,從而使鱘魚種獲得足夠的活動空間。在本實用新型長期使用后,養殖戶可以在防逃管4周圍對殘留的污物進行清除。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圖1所示,它包括現有用于魚苗種培育的水盆1,在水盆1底部開有排水孔2,在排水孔2上安插一根在水盆1內部的水位控制管3,在水位控制管3外圍套接一根防逃管4,并使水位控制管3和防逃管4間有一定間隙,在防逃管4的側壁上開防逃透水孔5(其孔徑小于具體鱘魚種的大小),將防逃管4的上端面高于水位控制管3的上端面。為了更好的固定安裝防逃管4,可在水盆1底部中間開一個凹槽6,將排水孔2開在凹槽中部,并將防逃管4的下端插裝在凹槽6內;為了降低鱘魚種逃出本實用新型的幾率,可將防逃透水孔5開在防逃管4側壁的中部(如圖3所示)。
在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從外接來的進水管管口放置于水盆1內壁到水位控制管3之間的范圍內,將鱘魚種放置在防逃管4的外壁到水盆1內壁的養殖水體空間內,通過進水管和水位控制管3以及防逃管4就能不斷地對養殖水體進行交換,根據養殖鱘魚種的數量,調節水位控制管的高度使水盆內的水位保持一定深度,從而使鱘魚種獲得足夠的活動空間。在本實用新型長期使用后,養殖戶可以在防逃管4周圍對殘留的污物進行清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水產研究所,未經貴州省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2012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調式靠枕
- 下一篇:改進型金屬增強螺旋波紋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