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扇固定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200767.4 | 申請日: | 2007-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730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尹秀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 | 分類號: | G06F1/2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扇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風扇固定裝置,尤指一種用于電腦或服務器上的風扇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腦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其應用范圍的擴大,對電腦內部電子元件處理資料的速度要求也越來越高。伴隨著電腦運行速度的提高,相關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也大量增加,如果不及時將熱量排出,將影響電腦運行時的穩定性及品質,因此必須采用風扇的散熱組合裝置來為此類電子元件散熱。
現有技術中,通常在風扇的四個角落處分別設有一固定孔,然后通過螺絲穿過該固定孔將風扇鎖固于電腦機殼上。采用這種固定方式,在組裝或維修風扇時,需借助螺絲起子將螺絲逐一裝上或拆下,其過程繁瑣費時。尤其當用于工業電腦或服務器時,因其中電子元件眾多,產生的熱量遠高于普通家用電腦,需組裝多個風扇將電腦中產生的熱量排出,此時采用螺絲將風扇固定于電腦機殼上所需的螺絲數量也大量增加,其組裝過程就更加不便,影響了產品的組裝效率;另外,因螺釘體積較小,安裝及拆卸過程中容易丟失或被遺留于電腦機殼內,不僅給操作者帶來不便,還可能損壞電腦元件。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的風扇固定裝置。
一種風扇固定裝置,包括一用以收容至少一風扇的安裝架,及至少一固定于所述風扇上的固定件,所述安裝架具有兩相對側壁,每一側壁端緣垂直彎折一折邊,所述安裝架兩側壁分別開設一豎直滑槽,所述固定件兩側分別凸伸至少一卡固部,所述卡固部可沿對應滑槽滑動并卡止于安裝架對應側壁的外部,所述固定件兩側還分別形成一當固定件的卡固部裝設于對應滑槽后擋止于所述安裝架對應折邊的擋止部。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風扇固定裝置通過一固定件與風扇形成組合,再利用固定件與安裝架的卡合將風扇固定于固定架上;安裝時,只需將風扇及固定件組合插入安裝架即可實現固定;拆卸時,扳動固定件,使其上的擋止部與對應安裝架的折邊脫離卡合,再向上拉動固定件即可完成拆卸。該風扇固定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方便,節省了生產成本并提高了組裝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多個本實用新型風扇固定裝置將對應風扇固定至一電腦機殼內的組裝圖及其中一固定裝置與一風扇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風扇固定裝置中固定件的立體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風扇固定裝置固定件與風扇的立體組裝圖。
圖4是圖1的完全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風扇固定裝置可將一風扇10簡便地固定于一電腦機殼20上,其包括一對分別固定于風扇10兩側的固定件30及一固定在電腦機殼20底板上用以收容風扇10的安裝架50。所述風扇10具有兩相對端面11,每一端面11四個角落處分別開設一固定孔13。
請同時參閱圖2,每一固定件30具有一長方形板體31及一對垂直所述板體31兩相對端緣的凸耳33。每一凸耳33內側面上下兩端對應所述風扇10的其中一端面11一側的固定孔13分別凸伸一固定柱331。每一凸耳33外側面中部間隔凸伸一對豎直排列的T形卡固部35,所述卡固部35具有一自所述凸耳33表面垂直凸伸的滑動部351及一與所述滑動部351端緣相連并垂直所述板體31的卡止部353。每一凸耳33位于該對卡固部35上方向上延伸一與該對卡固部35并列的彈性支撐臂37,所述彈性支撐臂37頂緣一側沿平行凸耳33方向向外凸伸一階梯形擋止部38。所述階梯形擋止部38具有一水平端面381及一豎直端面383(如圖3所示)。所述固定件30的兩支撐臂37頂緣之間還連接一彎曲的彈性把手39,以方便用戶握持。
所述安裝架50具有兩長形的相對側壁51,所述兩側壁51的間距大致等于風扇10的長度。每一側壁51頂緣垂直向外彎折一折邊53,自所述側壁51底緣垂直向外彎折一可固定于電腦機殼20上的固定邊55。所述兩側壁51之間形成一可收容多個風扇的收容空間。每一側壁51上對應每一風扇10間隔開設若干并列的通風口57,每一通風口57兩側自所述折邊53向下貫通分別形成一豎直滑槽59,且所述兩側壁51上的滑槽59一一對應。所述兩側壁51上對應的每一對滑槽59在垂直側壁51方向上相互對齊。每一滑槽59具有一形成于折邊53與側壁51結合處與所述固定件30卡固部35的卡止部353對應的較寬的導槽593及一形成于側壁51上與卡固部35的滑動部351對應的較窄的限位槽59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2007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繞線打把裝置
- 下一篇:全自動井水節能空調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