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9293.6 | 申請日: | 200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3618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卜雪奴;李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亞華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7/18 | 分類號: | B26D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章蔚強 |
| 地址: | 2011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模切機清廢 固定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模切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自動模切機的工作原理是:印品經過機器模切、清廢后再被傳送到收紙臺,后齊紙裝置和左右側齊紙裝置連續拍紙(齊紙),使印品在前擋紙裝置和后齊紙裝置之間堆放整齊,便于送往后道工序繼續加工。傳統清廢固定框只是靠螺栓連接,這種結構因安裝誤差及運動的沖擊,造成清廢固定框的剛性很差,從而影響清廢精度。另外,傳統清廢固定框的四個支點是活動的導向軸,該結構的缺陷是容易造成卡阻現象,形成四個支點不等高,無法準確清廢,而且伴有沖擊噪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它能夠提高清廢框的剛性,保證清廢的穩定及精度。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包括四個頂角通過導向軸組件固定在兩側墻板上且由一對橫檔和一對縱檔圍合而成的清廢固定框,還包括安裝在清廢固定框四個頂角用于連接橫檔端部和縱檔端部的靠山支座,該靠山支座的一側面上開設一第一凹槽,而與該側面垂直的端面上開設一第二凹槽,所述橫檔端部嵌裝在靠山支座的第一凹槽中,而縱檔端部嵌裝在靠山支座的第二凹槽中,所述導向軸組件安裝在靠山支座上。
上述的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靠山支座的外側面上還開設一第三凹槽。
上述的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導向軸組件包括一具有穿孔的導向軸座、一位于導向軸座下部的下支座、一穿過導向軸座的穿孔并與下支座連接的導向軸、一套裝在導向軸上的壓簧及一固定在導向軸上端的上支座,所述導向軸組件是通過導向軸座安裝在靠山支座的第三凹槽中。
上述的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導向軸座的穿孔內還設有直線軸承。
上述的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縱檔上還連接一提升連桿。
由于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的技術方案,即在清廢固定框的四個頂角采用靠山支座連接,相比傳統的清廢固定框有以下幾點好處:提高了清廢固定框的整體剛度;提高了清廢精度;減少了清廢固定框的沖擊;降低了因清廢固定框的抖動帶來的噪音。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并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模切機清廢固定框的連接結構,包括清廢固定框1及四個分別連接在該清廢固定框1的四個頂角上的導向軸組件2,該清廢固定框1由一對縱檔11和一對橫檔12圍合而成,該清廢固定框1的四個頂角各通過一靠山支座3連接,該靠山支座3連接在縱檔11端部和橫檔12端部;縱檔11上還連接一提升連桿4;導向軸組件2安裝在靠山支座3上。
靠山支座3的外側面上開設一第一凹槽31,而與該側面垂直的內端面上開設一第二凹槽32,靠山支座1的外側面凹槽31的下方還開設一第三凹槽33。清廢固定框1的縱檔11端部嵌裝在靠山支座1的第一凹槽31中,而橫檔12端部嵌裝在靠山支座3的第二凹槽32中。
導向軸組件2包括一具有穿孔的導向軸座22、一位于導向軸座22下部的下支座21、一穿過導向軸座22的穿孔并與下支座21連接的導向軸23、一套裝在導向軸23上的壓簧24及一固定在導向軸23上端的上支座25,導向軸座22的內腔還設有直線軸承220。導向軸組件2是通過導向軸座22嵌裝在靠山支座3的第三凹槽33中的。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亞華印刷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亞華印刷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92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