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9270.5 | 申請日: | 200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392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琳;吳德清;何靜;陳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A61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 地址: | 20006***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人體 部位 隱藏 金屬 探測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檢查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
背景技術
為了適應不斷高漲的反恐形勢,滿足不同場合的安全要求,人們設計了多種金屬探測器。現有的金屬探測器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手持式探測器,另一種是固定式探測器。對于手持式探測器雖然具有攜帶方便、不受使用場地的限制的優點,但是,由于是采用由檢查者手持該探測器對被檢查者的有關部位進行探測,既不方便,又會對被檢查者產生心理負擔。而對于固定式探測器,包括通道式和腳踏式,其中通道式只能檢測是否帶有金屬,至于金屬在哪兒,還要手持式探測器輔助;而對于腳踏式只能檢測鞋底部位是否帶有金屬,而對于腳踝部位是否帶有金屬則不能探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該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解決人體低部位的金屬檢測問題,從而達到檢查隱藏違禁物品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包括探測器本體、設置在探測器本體上的探測傳感器和與所述探測傳感器電連接的檢測電路;其特點是,
所述的探測器本體包括一腳踏區域和一腳踝區域,所述的腳踏區域包括用于被檢測者踏腳的兩個踏腳部,所述的腳踝區域包括分別設在該腳踏區域兩側和設在兩個踏腳部之間的隔離板;
所述的探測傳感器包括針對人體腳踝區的三個腳踝探測傳感器和針對左右兩只鞋子的兩個鞋子探測傳感器,所述的三個腳踝探測傳感器分別設置在各自對應的隔離板上,所述的兩個鞋子探測傳感器分別設置在各自對應的踏腳部上;
所述的每一探測傳感器連接一檢測電路;
還包括一信號選擇電路、一數據處理電路、和人機接口設備;
所述的各檢測電路的輸出端與信號選擇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的信號選擇電路的輸出端與數據處理電路的輸入端連接,該數據處理電路的輸出端與人機接口設備連接,并通過人機接口設備顯示。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所述的各檢測電路結構相同,各包括一振蕩器、一發射線圈、一接收線圈、一基準線圈、信號放大器、濾波器、波形變換器、檢測信號解調器;
所述的振蕩器輸出一振蕩頻率到發射線圈;所述的接收線圈和基準線圈分別耦合發射線圈發出的信號,其中:接收線圈的輸出端與信號放大器連接,信號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濾波器連接;基準線圈的輸出端與波形變換器連接;濾波器和波形變換器的輸出端分別與檢測信號解調器連接;檢測信號解調器的輸出端與多路選擇開關連接。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所述的信號選擇電路由多路選擇開關構成。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所述的數據處理電路由數字信號處理器構成。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所述的人機接口設備包括計算機顯示器,所述的數字信號處理器輸出的數據通過該計算機顯示器顯示出來。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所述的計算機顯示器通過USB連接線或通過無線網卡的方式與數字信號處理器連接。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所述的人機接口設備包括喇叭和LED指示燈,所述的發聲電路和LED指示燈電路分別與數字信號處理器的輸出端連接。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還包括A/D轉換器,設置在數據處理電路的輸入端。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還包括A/D轉換器和D/A轉換器,分別設置在數字信號處理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
上述檢測人體低部位隱藏金屬的探測器,其中,所述的數字信號處理器包括A/D轉換器和D/A轉換器。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術方案,采用在腳踝部位和鞋底部位安裝傳感器,該五個傳感器分別對人體低部位的區域進行探測,并對探測結果的綜合分析,可以判斷隱藏武器的有無和定位,從而消除通道式金屬探測器(安全檢測門)的檢測盲點,形成互補,使安全防范更加的嚴密科學。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果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傳感器布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信號處理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927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