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8695.4 | 申請日: | 200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947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江明方;江波;毛振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宏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00 | 分類號: | F16K1/00;F16K4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1109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通 活塞 介質 角座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廣泛使用在洗滌、輕工、食品、泡塑、醫療等工業制造、服務性行業,是工業自動化流水線上輸送空氣、水等流體介質的執行器,具有易集成性,自動化控制等優點,是現代工業氣體、流體控制不可缺少的產品,屬于閥門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以前的老產品是由閥門密封部件、安裝閥體、啟閉執行控制部件構成,閥門密封部件依靠啟閉執行控制部件動作,達到開啟流體和阻斷流體的流動,閥體與啟閉執行控制器采用螺紋連接,閥門密封部件與啟閉執行控制部件采用銷軸浮動連接,其主要的零件用工程塑料制成,,在高溫、高介質壓力的使用條件下,使用性能受到局限,不能滿足高溫、高介質壓力的工作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滿足高溫、高介質壓力工作要求的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包括觀察窗、標志桿、O形圈、缸蓋、活塞、底蓋、軸承、缸筒、壓緊螺套、疊形彈簧、接頭、閥體、活塞桿和閥門,缸筒的一端與缸蓋連接,另一端與底蓋連接,底蓋通過接頭與閥體連接,活塞桿設于缸筒、接頭與閥體中,活塞桿的一端通過軸承、壓緊螺套和疊形彈簧與活塞連接,其端頭通過O形圈與標志桿連接,觀察窗設于缸蓋的前端,活塞桿的另一端設有閥門,其特征在于,在活塞桿中間設有密封件和密封圈。
所述的缸蓋、底蓋和缸筒的材料為鋁合金;所述的密封件材料為氟橡膠。
本發明采用空氣為動力源,空氣具有采用方便,無污染等優勢,根據氣體的可壓縮特點,壓縮空氣,產生壓力空氣,產生動力,釋放空氣消除壓力空氣,從而形成一個加壓、減壓的循環周期運動,實現工業制造過程中的供給,阻斷的生產過程,本發明的缸蓋、底蓋和缸筒選用的材料,以及在活塞桿中間加裝密封件和密封圈,使產品在耐高溫,耐壓力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產品整體強度顯著加強,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滿足180°高溫,高介質壓力1Mpa工作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為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結構示意圖,所述的二位二通活塞式多介質角座閥由觀察窗1、標志桿2、O形圈3、缸蓋4、活塞5、底蓋6、軸承7、缸筒8、壓緊螺套9、疊形彈簧10、接頭11、密封件12、密封圈13、閥體14、活塞桿15和閥門16組成。
缸筒8的一端與缸蓋4連接,另一端與底蓋6連接,底蓋6通過接頭11與閥體14連接,活塞桿15安裝在缸筒8、接頭11與閥體14中,活塞桿15的一端通過軸承7、壓緊螺套9和疊形彈簧10與活塞5連接,其端頭通過O形圈3與標志桿2連接,觀察窗1安裝在缸蓋4的前端,活塞桿15的另一端通過密封圈安裝閥門16,在活塞桿15中間安裝密封件12和密封圈13。
缸蓋4、底蓋6和缸筒8的材料選用鋁合金,密封件12材料選用優質不銹鋼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活塞桿15經滾壓成型,表面光潔度成鏡面狀,閥門密封墊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特氟龍制作,密封件用進口派克公司的產品,閥體14用優質不銹鋼制作。
本產品可安裝在自動流水線、專業設備的管道系統上,凡涉及氣體輸送,液體輸送均可采用,將管道管子旋接于本發明的閥體14上,將氣源連接于本發明的缸蓋6上,當控制柜發出信號,控制壓力氣源進入缸筒8,活塞5帶動打開閥門16,管道內流體介質開始流動,工作完畢,控制框再次發出信號,斷開控制壓力氣源進入缸筒8,活塞5帶動閥門16關閉閥體14口,阻斷管道內流動的流體,一個工作循環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宏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宏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86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