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連桿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6481.3 | 申請日: | 200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90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欣林;孫道培;曾繁衍;高建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7/02 | 分類號: | F16C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陽行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大慶 |
| 地址: | 214009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連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往復活塞式內燃機連桿,特別是涉及一種多缸發動機連桿。
背景技術
目前,對往復活塞式發動機而言,一部分發動機由于其曲軸的兩個連桿頸是直接相連的,其連桿兩側面的一側并沒有曲柄臂對其進行限位,這樣,兩個連桿就必須互相止推,從而避免連桿的軸向竄動過大。通常的兩個連桿的側面設計是將連桿毛坯的側面加工成平面,在發動機運行中,由于受加工精度的影響和氣體壓力及相關零部件慣性力影響,兩個互為止推的兩桿的側面不可能絕對平行,在連桿兩側面的相互摩擦的情況下,導致連桿側面磨損嚴重,使連桿失效。因此,為避免所述這種情況,特別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連桿側面的結構,該結構可以完全避免互為止推的連桿側面的過度磨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發動機連桿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發動機連桿,解決互為止推的連桿側面的過度磨損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發動機連桿,包括連桿大頭,連桿大頭的側面是由一段曲線作為母線,沿大頭孔軸線旋轉而成的曲面。
所述的曲面是連桿大頭孔由外至中心順序第一圓弧段、直線段、第二圓弧段和第三圓弧段連線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由于連桿大頭的側面采用曲面,該種曲面避免了兩個側面的加工尖角的直接沖擊。使兩側面磨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解決互為止推的連桿側面的過度磨損問題。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放大圖。
圖3為發動機相鄰連桿工作位置示意圖。
圖中:1、連桿大頭孔;2、連桿大頭側面;3、第一圓弧段;4、直線段;5、第二圓弧段;6、第三圓弧段;7、連桿中平面;8、大頭孔軸線;9、連桿;10、連桿;11、連桿右側面;12、連桿左側面;13、連桿大頭軸線。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2所示,一種發動機連桿,包括連桿大頭,連桿大頭的側面是由一段曲線作為母線,沿大頭孔軸線旋轉而成的曲面。所述的曲面是連桿大頭孔1由外至中心順序第一圓弧段3、直線段4、第二圓弧段5和第三圓弧段6連線構成。第一圓弧段3和直線段4切向相接,直線段4和連桿中平面7平行,第二圓弧段5和直線段4切向相接,第三圓弧段6和第二圓弧段5切向相接。各圓弧的圓心都在連桿中平面7這邊。連桿大頭側面2是由3、4、5、6四個光滑切向相接的圓弧段和直線段組成的曲線作為母線沿大頭孔軸線8旋轉360度而成。所述的第一圓弧段曲率半徑取值80-200mm、第二圓弧段曲率半徑取值20-100mm、第三圓弧段曲率半徑取值0.5-3mm。
發動機相鄰連桿工作位置如圖3所示,連桿9的右側面11和連桿10的左側面12互相接觸止推,右側面11和左側面12采用了本實用新型。右側面11和左側面12產生了相互運動和摩擦。右側面11和左側面12的相互接觸面一直處于不斷的進入相互接觸和不斷的分離狀態,在兩側面一處剛接觸時,右側面11第一圓弧段3或第二圓弧段5和左側面12的圓弧面相接觸,由于接觸面都是曲率比較大的圓弧,兩接觸面平穩切向接合,避免兩曲面尖角刮擦的情況。在完全進入貼合階段后,由右側面11和左側面12的直線段4直接接觸,由于已經貼合完全,不會出現初期的沖擊接觸,保證在該階段不會發生過度磨損;在右側面11和左側面12的分離階段,由于直線段4和第一圓弧段3或第二圓弧段5是切向連接,沒有尖角的存在,從而避免了在接觸分離期產生過度磨損的可能。如上所述,連桿9和連桿10在整個接觸過程中避免了側面11和12發生過度磨損的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64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