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刀口/圓弧內量爪尺寸及平行度校準輔助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6479.6 | 申請日: | 200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221930Y | 公開(公告)日: | 2009-04-15 |
| 發明(設計)人: | 安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3/18 | 分類號: | G01B3/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陽行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金 輝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刀口 圓弧 內量爪 尺寸 平行 校準 輔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用測量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刀口/圓弧內量爪尺寸及平行度校準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JJG30-2002通用卡尺檢定規程》要求對刀口/圓弧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進行校準。
圓弧內量爪基本尺寸用外徑千分尺沿卡尺內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檢定。平行度用外徑千分尺在內量爪距外端2mm處開始校準,以全長范圍內最大與最小尺寸之差。
刀口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檢測時,先將1塊尺寸為10mm的3等或6等量塊的長邊夾持于兩外測量爪測量面之間,緊固螺釘后,該量塊應能在測量面間滑動而不脫落。用測力為(6-7)N的外徑千分尺沿刀口/圓弧內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方向校準,尺寸偏差以測得值與量塊尺寸之差確定。平行度用外徑千分尺沿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測量。國家標準里僅規定了測量方法,一般測量都使用手動操作,無專門的輔助裝置,其缺點是定位不方便,操作不方便,數據測量不準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刀口/圓弧內量爪尺寸及平行度校準輔助裝置,以解決在進行刀口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檢測時無專門的輔助裝置而導致定位、操作不方便和數據測量不準確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刀口/圓弧內量爪尺寸及平行度校準輔助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徑千分尺、長方體臺架、壓板和壓板緊固件,所述壓板通過壓板緊固件將外徑千分尺抵接于長方體臺架的側面。
所述長方體臺架的頂面還設置有兩條形凸塊,所述兩條形凸塊寬度和間距與游標卡尺和檢定量塊相匹配的。
所述的壓板緊固件為螺釘和設置于長方體臺架側面的與螺釘相匹配螺孔。
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測量時首先調整外徑千分尺:用壓板和螺釘緊固外徑千分尺并調整測微螺桿的軸線與工作臺面平行,對準0-25mm外徑千尺零位;然后,把要檢定帶刀口量爪的游標卡尺放在工作臺上,按JJG30-2002通用卡尺檢定規程要求,把10mm3等或6等量塊長邊放在兩外測量面之間,用左手輕輕移動尺框夾持量塊,使量塊在外量爪測量面間夾緊貼合并能移動,左手握著尺身,母指抵著尺框,平行移動卡尺刀口量爪到外徑千分尺兩測量面間,右手轉動外徑千分尺進行測量;最后,把要檢定帶圓弧內量爪的游標卡尺放在工作臺上,移動測框使兩測量面貼合,左手握著尺身,母指抵著尺框,平行移動卡尺圓弧量爪到外徑千分尺兩測量面間,右手轉動外徑千分尺進行測量。因此,測量、操作方便,使得數據測量更加準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刀口/圓弧內量爪尺寸及平行度校準輔助裝置,如圖1所示,它由外徑千分尺1、長方體臺架2、壓板3、螺釘4和設置于長方體臺架側面的與螺釘相匹配螺孔組成,所述壓板3通過螺釘4和螺孔將外徑千分尺1抵接于長方體臺架2的側面。長方體臺架2是由尺寸為170×89×13mm、170×84×12mm、83×84×12mm(2塊)共4塊板材焊接而成,尺寸為170×89×13mm的板材的頂面要在170mm兩邊分別通過銑床各分出寬度為6mm條狀凸條5,兩條狀凸條距離兩邊尺寸為25mm,主要作用是為了放置游標卡尺和10mm檢定量塊,因此,兩條形凸5條寬度和間距設置的數據是要與游標卡尺和檢定量塊相匹配。螺孔設置在尺寸170×84×12mm側面板材上。
使用方法如下:
1.調整外徑千分尺:用壓板和螺釘緊固外徑千分尺并調整測微螺桿的軸線與工作臺面平行,對準0-25mm外徑千尺零位。
2.把要檢定帶刀口量爪的游標卡尺放在工作臺上,按JJG30-2002通用卡尺檢定規程要求,把10mm3等或6等量塊長邊放在兩外測量面之間,用左手輕輕移動尺框夾持量塊,使量塊在外量爪測量面間夾緊貼合并能移動,左手握著尺身,母指抵著尺框,平行移動卡尺刀口量爪到外徑千分尺兩測量面間,右手轉動外徑千分尺進行測量。
3.把要檢定帶圓弧內量爪的游標卡尺放在工作臺上,移動測框使兩測量面貼合,左手握著尺身,母指抵著尺框,平行移動卡尺圓弧量爪到外徑千分尺兩測量面間,右手轉動外徑千分尺進行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64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