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非接觸式導磁物質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1736.7 | 申請日: | 2007-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3063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宗銀;鄭陽;夏軍建;顧大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H36/00 | 分類號: | H01H36/00;G01R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式導磁 物質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傳感器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非接觸式導磁物質傳感器。
背景技術
在工業控制上廣泛使用電感式接近開關,霍爾元件或行程開關,但是它們均存在一定的缺點。
電感式接近開關(俗稱金屬傳感器)與霍爾元件都有以下不足1:最低工作電流要15毫安,這對那些需要省電或者無電的設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2:內部需要復雜的電路支持,這又大大增加了產品的體積和成本;3:電感式接近開關額定電壓在220v左右,霍爾元件只有幾伏,可通過的最大電流為毫安級,而干簧管可以通過1000v,2A的電流;4:壽命短,電感式接近開關與霍爾元件可以動作約100萬次,而干簧管可以動作1億次,如果加上保護電路還可以動作更多次。
行程開關屬于機械式接觸開關,由于機械磨損和材料疲勞失效,使得行程開關有壽命短,噪聲大,磨損被測件等缺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由磁鐵和干簧管組成的一種非接觸式導磁物質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在外殼內裝有干簧管和磁鐵,干簧管與磁鐵要在同一條直線上擺放,干簧管兩端的引線分別接在外殼的接線端子上。
所述的磁鐵為電磁鐵或永磁鐵。
所述的干簧管是常開、常閉或常開與常閉相結合。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由磁鐵和干簧管組成,它具有壽命長,耐腐蝕,耐壓高,不直接接觸,成本低,無噪音等優點。用于行程、位置檢測和控制。可以檢測,如鋼,鐵,氧化鐵,鎳,鈷等導磁的材料。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中:1、磁鐵,2、干簧管,3、外殼,4、接線端子,5、被測物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在外殼3內裝有干簧管2和磁鐵1,干簧管2與磁鐵1要在同一條直線上擺放,干簧管剛好不動作時干簧管與磁鐵的距離為最靈敏距離。干簧管2兩端的引線或三端的引線分別接在外殼的接線端子4上。
所述的磁鐵1為電磁鐵或永磁鐵。
所述的干簧管2是常開的,如圖1所示;或常閉的;或者常開與常閉相結合,如圖2所示。
干簧管2也可換成霍爾元件。干簧管2兩引出線也可以串連一個電容用于減少電弧的產生。可以在外殼3上安裝一個指示燈。設置一個旋鈕用于調節磁鐵1和干簧管2的距離從而調節傳感器的靈敏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當被測物體5靠近的時候,被磁鐵1磁化,在干簧管2前面產生磁場,從而接通干簧管2(對常開干簧管)或者斷開干簧管2(對常閉干簧管),這樣就實現了對物體的檢測,如果被檢測物體是不導磁的,這樣就不能在干簧管前產生磁場,也就不會接通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173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爐爐料混裝入爐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箱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