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熱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90604.2 | 申請日: | 200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583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耀華;刁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耀華 |
| 主分類號: | F24F12/00 | 分類號: | F24F12/00;F24F13/30;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濤 |
| 地址: | 100020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可獨立應用于封閉建筑空間的、利用熱管內工作液體的相變及熱壓和無動力風帽風壓原理進行工作的空氣熱回收裝置,適用于供暖、通風和空調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室內空氣品質(簡稱IAQ)的好壞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方法是對房間引入新風,特別是在裝有空調器的封閉房間內,需要通入一定量的新風來改善空氣品質。但是,引入新風,勢必會增加空調系統的熱負荷,還會影響到房間的溫度。
目前的非中央空調系統,新風引入都是直接將室內的空氣置換出去,其中置換出去的空氣中蘊含有相當的熱能或冷能,因此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如果給房間配置小型的熱回收裝置進行回收,并利用這些回收的熱能對新風進行加熱或冷卻,將會節省大量的能量。
關于熱回收的裝置目前主要是結合中央空調系統來使用,主要包括:轉輪式熱回收裝置、板式熱回收裝置和水路循環式熱回收裝置、熱泵式換熱器等。
其中轉輪式熱回收裝置是兩種介質交替輪換,不能完全避免交叉污染,要求流過的氣體必須無害,且設備裝置較大,并需消耗一定的動能;板式換熱器裝置不需傳動部件,其結構簡單,造價便宜,但它對隔板的材料有非常高的要求,需經常更換,維護困難且熱回收效率不高;水路循環式熱回收裝置中的循環泵需要消耗能源且熱回收效率不高,只有在室外溫度較低的冬季才能有良好的節能效果;熱泵式換熱器雖然具有較高的熱效率,能回收大量的熱能,但是需要配備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其本身能耗大,設備投資造價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無需提供動力即可自行運轉的熱管式熱回收裝置。本實用新型既可小型化使用,亦可用于大型廠房的通風換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無動力熱管式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回收裝置包括一對相鄰設置的新風管和排風管,還包括一個或一組換熱器,所述熱管橫貫新風管和排風管相鄰的管壁并其兩端分別位于所述新風管和排風管內,且所述新風管或排風管與外界相接的口部設置有可在風力驅動下自行驅動風扇以導入或排出空氣的風帽裝置。
所述換熱器為熱管換熱器,所述熱管換熱器為重力熱管或毛細芯熱管換熱器
所述毛細芯熱管管壁內沿管體縱向設置有毛細芯,所述毛細芯與熱管內腔相通。
所述毛細芯為軸向槽、燒結的金屬粉末或絲網等構成的毛細結構。
所述毛細芯熱管內呈環形均布有一組毛細芯。
所述熱管上設置有一組均勻排列的金屬翅片。
所述新風管和排風管由一矩形截面通道中部設置隔板分隔而成。
所述隔板由導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
所述矩形截面通道側壁上設置有絕熱層。
所述風帽裝置包括可由外部風力驅動的風輪及其軸,以及由所述軸驅動的風扇,所述風扇在所述風輪的驅動下轉動從而在新風管或排風管中形成導入或排出空氣的定向氣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新風管、排風管、橫貫兩通道的熱管(換熱器)以及位于所述通道室外口端的風帽組成。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熱回收裝置中設置有風帽,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風能提供換新風時所需的驅使空氣流動的驅動力,因此相比現有的換氣裝置本實用新型無需額外消耗能源;另一方面,位于新風管和排風管中的熱管(換熱器)可以將排風中蘊含的熱能吸收傳遞到新風中,從而減少室內空調的功率消耗,因而,本實用新型可以從兩個方面達到節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無動力熱管式熱回收裝置中,熱管兩端分別位于新風管和排風管內,按照冷、熱季的不同,分別對應為熱管的蒸發段或冷凝段,熱管內裝有工作液體(一般采用氨水),工作液體在熱管的蒸發段由于管壁的受熱(從熱空氣中吸熱)而變為蒸汽流向冷凝段,冷凝段蒸汽通過管壁將熱量傳遞給管外側的冷空氣流,自身凝結為液體,冷凝的液體沿管壁回流向蒸發段。液體吸熱再蒸發...,如此周而復始,就可以將熱氣流中的熱量源源不斷地傳遞給冷氣流(即對新風加熱或冷卻),從而達到回收利用排氣中的熱能或冷能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熱管中設置有毛細芯結構,所述毛細芯沿熱管縱向設置、并與管內腔相通。這種毛細芯結構一方面可以增大熱交換面積,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毛細驅動力,毛細驅動力可以促使蒸汽快速流向冷凝段,同時促使冷凝液體沿管壁快速回流至蒸發段,因此可以顯著提高熱管的換熱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耀華,未經趙耀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06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