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報警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0601.9 | 申請日: | 200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233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柯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柯 |
| 主分類號: | G08B25/10 | 分類號: | G08B25/10;B60R25/10;H04M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解政文 |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報警器 | ||
1、一種報警器,包括傳感器和喇叭或閃動報警器(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振動信號處理電路(4)、發射模塊(2)、接收模塊(3)和GSM模塊(9),所述傳感器包括若干振動傳感器(1),所述振動傳感器(1)與所述發射模塊(2)相連,所述發射模塊(2)與接收模塊(3)無線相連,所述振動信號處理電路(4)設有延時控制電路,所述接收模塊(3)、振動信號處理電路(4)與喇叭或閃動報警器(5)依次相連,所述振動信號處理電路(4)與所述GSM模塊(9)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報警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傳感器還包括用于檢測車輛輕微移動的位移傳感器(6),所述位移傳感器(6)、位移檢測電路(7)與車輛的點火電源(8)依次相連,所述位移檢測電路(6)與所述所述GSM模塊(9)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報警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所述GSM模塊(9)接有通過網絡相連的用戶手機和/或電話(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報警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振動信號處理電路(4)包括第一至第五光電耦合器(A、B-E)、第一至第三繼電器(J1-J3)、與門(YM)和基極帶有阻容充電回路的三極管(Q1),
所述第一、二光電耦合器(A、B)的輸入側串聯接至所述振動傳感器(1),其輸出側分別接至所述第一、二繼電器(J1、J2)的控制電路;
所述第三光電耦合器(C)的輸入側串聯接至所述三極管(Q1)的射極回路中,其輸出側接至所述第三繼電器(J3)的控制電路;
所述第一繼電器(J1)的常開接點串聯接至所述阻容充電回路中,所述第二繼電器(J2)的常閉接點串聯接至所述與門(YM)的一個輸入端與地線之間,所述第三繼電器(J3)的常閉接點串聯接至所述與門(YM)的另一個輸入端與地線之間;
所述與門(YM)的輸出端與所述第四、五光電耦合器(D、E)的輸入側串聯接地,所述第四光電耦合器(D)的輸出側接至所述喇叭或閃動報警器(5),所述第五光電耦合器(E)的輸出側接至所述GSM模塊(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報警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位移檢測電路(6)包括第六、七光電耦合器(F、G)和第四繼電器,所述第六、七光電耦合器(F、G)的輸入側串聯接至所述位移傳感器(7),所述第六光電耦合器(F)的輸出側接至所述第四繼電器(J4)的控制電路,所述第四繼電器(J4)的常閉接點串聯接至所述點火電源(8)的回路中,所述第七光電耦合器(G)的輸出側接至所述GSM模塊(9)。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報警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發射模塊(2)和接收模塊(3)的工作頻率為315MHZ。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柯,未經徐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060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的交直-交直交電氣傳動試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節能電腦插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