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負壓產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90317.1 | 申請日: | 2007-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7170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汪亞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亞坤 |
| 主分類號: | A61B17/42 | 分類號: | 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韜法業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楊聚樓;吳景曾 |
| 地址: | 050053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產生負壓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產婦分娩的時候,為了能夠盡快將胎兒從母體內取出,以減少產婦的痛苦,傳統上是采用產鉗,將胎兒從母體夾出來,但是這種方式容易對胎兒的頭部造成傷害。
目前則是利用負壓裝置來取出胎兒,這種負壓裝置包括頭罩和氣壓機,頭罩和氣壓機之間用軟管連接,首先將頭罩附著在胎兒的頭部,然后打開氣壓機的電源,氣壓機進行抽氣,使得頭罩內部產生負壓,頭罩能夠有力地吸附在胎兒的頭部,從而拉動頭罩將胎兒取出。但是由于是采用氣壓機,醫生很難控制負壓的強度,而且醫生也很難知道目前的負壓強度,往往負壓太強,使得胎兒頭部產生瘀血現象,給胎兒的健康帶來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負壓產生裝置,能夠方便地獲取氣壓的數值,而且能夠有效地控制負壓的強度。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負壓產生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氣室、第一活塞、推桿、第一單向氣閥、第二單向氣閥、氣壓標筒和頭罩,所述氣室為中空柱體、一端開口,所述第一活塞可以在所述氣室內部移動,周邊與所述氣室的內壁之間閉合,所述第一活塞上設置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單向氣閥安裝在所述第一開口處,只能向所述氣室內部方向進氣,所述第二單向氣閥安裝在所述第二開口處,只能向所述氣室外部方向出氣,所述氣壓標筒為中空柱體,一端開口連接氣壓顯示設備,所述氣壓標筒邊壁上設置第三開口和第四開口,所述推桿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管,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開口,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開口,所述頭罩為中間凹陷的罩體,罩體上設置第五開口,所述第五開口與所述第四開口貫通。
所述氣壓顯示設備包括氣壓標桿和第一彈簧,所述氣壓標桿包括第二活塞和標識桿,所述標識桿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活塞的一側,另一端伸出所述氣壓標筒的開口,所述標識桿上標有氣壓刻度,所述第二活塞可以在所述氣壓標筒內部移動,周邊與所述氣壓標筒的內壁之間閉合,所述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活塞的另一側,所述第一彈簧一端頂著所述第二活塞,另一端頂著所述氣壓標筒內壁上的限位凸起。
所述氣壓顯示設備是氣壓表,所述氣壓表用于顯示所述氣壓標筒中的氣壓值。
所述氣壓標筒與所述第一活塞之間安裝支撐桿件,用于通過所述氣壓標筒來推動所述第一活塞向所述氣室內部移動。
所述氣壓標筒與所述氣室之間安裝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用于推動所述第一活塞向所述氣室外部移動,回復正常位置。
所述氣壓標筒安裝有中空的導向桿,所述氣室在對應位置設置有導向套,所述導向桿可以插入所述導向套內移動,所述第二彈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導向套內,一端插入所述導向桿內部。
所述氣壓標筒另一端開口,所述開口處安裝泄氣閥門。
所述泄氣閥門包括工字型活塞、第三彈簧和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安裝在所述氣壓標筒的內壁上,位于所述工字型活塞腰部,所述工字型活塞可以在所述氣壓標筒內部移動,與所述氣壓標筒內壁保留縫隙,所述工字型活塞的內端和所述密封凸起接觸時可以密封所述氣壓標筒開口,所述第三彈簧一端連接在所述工字型活塞的外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密封凸起上,用于保持所述工字型活塞與所述密封凸起接觸。
所述頭罩上的第五開口與所述氣壓標筒上的第四開口之間通過軟管進行連接。
所述第一活塞周邊套有膠圈,用于所述第一活塞與所述氣室內壁之間的閉合。
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通過標識桿上的刻度清楚地知道當前頭罩內部的氣壓數據,而且由于是通過手動完成負壓的產生過程,所以能夠有效地調整頭罩內的氣壓,保證了胎兒的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負壓產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負壓產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負壓產生裝置包括氣室1、第一活塞2、推桿3、第一單向氣閥4、第二單向氣閥5、氣壓標筒6、頭罩7、第一開口8、第二開口9、第三開口10、第四開口11、第五開口12、第二活塞13、標識桿14、第一彈簧15、限位凸起16、支撐桿件17、第二彈簧18、工字型活塞19、第三彈簧20、密封凸起21、軟管22和導向桿2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亞坤,未經汪亞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03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熔料罐
- 下一篇:制備穩定的光致抗蝕劑組合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