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病毒類減毒活疫苗在制備治療艾滋病和流感的藥物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90227.2 | 申請日: | 2008-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4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公殿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公殿力 |
| 主分類號: | A61K39/12 | 分類號: | A61K39/12;A61P31/18;A61P3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61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病毒 類減毒活 疫苗 制備 治療 艾滋病 流感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是一種供人類治病用的藥物,特別是一類病毒類減毒活疫苗在治療艾滋病和流感的用途。
技術背景?艾滋病和流感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為4000萬人。流感在1918-1919年的流行,造成4000多萬人死亡。它們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現有藥物中都有一定的缺陷,如療效不理想,毒副作用大,應用范圍小,易產生耐藥突變,造成抗生素的濫用等。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種沒有毒副作用,而且對艾滋病和流感同時能有特效治療的藥物——病毒類減毒活疫苗及其治療艾滋病和流感的用途。
本發明所提出的病毒類減毒活疫苗,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病毒制備的減毒活疫苗,其制備方法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三部。
本發明所提出的病毒類減毒活疫苗治療艾滋病和流感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對艾滋病和流感患者均為注射治療。病毒類減毒活疫苗注射到患者體內,可刺激機體產生內源性干擾素。干擾素對病毒性疾病的治療具有特效。艾滋病和流感病毒可以被病毒類減毒活疫苗刺激機體產生的內源性干擾素誘導細胞產生的多種抗病毒蛋白所殺滅,從而治愈艾滋病和流感。
應選擇非逆轉錄RNA病毒類減毒活疫苗治療艾滋病和流感,它具有以下優點:疫苗刺激機體產生的干擾素效價高,治療效果好;病毒進入機體后不能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對人體無危害;治療過程中,毒副作用最小或沒有。非逆轉錄RNA病毒制備的減毒活疫苗有許多種,麻疹減毒活疫苗、腮腺炎減毒活疫苗、風疹減毒活疫苗等經過多年的使用,證明是安全的,為最佳的治療疫苗。
注射減毒活疫苗后2-12小時可產生干擾素,12-24小時可產生作用,72-96小時達到高峰,第8天干擾素效價衰減一半,即半衰期為8天。治療中為了避免產生耐受現象,應避開干擾素的高峰,在干擾素效價下降時,再次注射減毒活疫苗,以維持干擾素的高效價,來達到治療艾滋病和流感的目的,因此最佳給藥的時間間隔定為5-7天。
病毒類減毒活疫苗治療艾滋病和流感的最佳方法為:每隔5-7天,肌肉注射1次,每次1-3ml(最少包含1000個病毒顆粒),直至病人臨床痊愈為止。
艾滋病是逆轉錄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逆轉錄病毒感染后,病毒通過其逆轉錄形成的DNA中間體整合入細胞染色體,隨細胞分裂而進入子代細胞中,因此成為病毒攜帶者,并不斷釋放病毒,無論有無臨床癥狀,均具有傳染性。艾滋病,病程長,治療時間較長,在無臨床癥狀時,可以停止用藥或血液中檢查不到病毒,可以停止用藥。減毒活疫苗治療艾滋病,可長期使用,無毒副作用,病毒不產生耐藥突變,治療效果好于現在使用的一切藥物。一般幾個月,發病即可臨床治愈;病毒攜帶者可治療到血液中檢查不到病毒。
流感的治療,肌肉注射一次減毒活疫苗,24小時即可退燒,再休息幾天即可痊愈。如果未痊愈,隔5天再注射1次,即可痊愈。
具體實施方式??病例1
李某,30歲,男性,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用麻疹減毒活疫苗肌肉注射,每次3ml,每周注射1次,3個月后,血液檢查,未檢查出艾滋病病毒。
病例2
王某,52歲,男性,艾滋病患者。用腮腺炎減毒活疫苗肌肉注射,每次3ml,每周注射1次,6個月后,臨床痊愈。
病例3
周某,4歲,女孩,患流感,發燒在39度以上,注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1ml,24小時,退燒,達到正常體溫,又休息2天,癥狀全部消失,即痊愈。
病例4
劉某,10歲,男孩,患流感,發燒在38度以上,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2ml,12小時,開始退燒,24小時達到正常體溫,又休息1天,癥狀全部消失,即痊愈。
病例5
張某,21歲,男性,患流感,發燒在39度多,注射風疹減毒活疫苗2ml,12小時,開始退燒,24小時達到正常體溫,又休息3天,癥狀全部消失,即痊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公殿力,未經公殿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902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