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9917.6 | 申請日: | 200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671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明(設計)人: | 汪洋;高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洋 |
| 主分類號: | H01L35/32 | 分類號: | H01L35/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021河北省石家莊市青***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大 間距 排列 半導體 致冷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半導體致冷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偶臂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
背景技術
半導體致冷器件是一種采用物理致冷的新型冷源,它以體積小、無噪聲、無污染的特點,現被廣泛應用于軍事、醫療及工業和民用等多種致冷產品。目前,現有技術中半導體致冷器件的電偶臂(粒子)排列間距均在3mm以內,結構過于緊湊,熱流密度很大。由于電偶臂排列過于集中,制冷器件的面積相對較小,即使冷、熱端配有較大的換熱面積,仍然不能及時把冷、熱量傳導出去,以致造成器件冷、熱端的熱短路,使致冷性能下降。亟待研發一種電偶臂大間距排列,致冷組件大面積接觸、傳導的新型半導體致冷器件,用以降低器件中的熱流密度,減少冷、熱端的冷、熱交換,提高致冷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研發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偶臂大間距排列,致冷組件大面積接觸、傳導的新型半導體致冷器件,用以降低器件中的熱流密度,減少冷、熱端的冷、熱交換,提高致冷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大間距半導體致冷片的技術方案是:由焊接有導流片1的基板2,兩基板間焊接在導流片上的電偶臂3的間距4大于4mm,兩基板間帶有穿過各電偶臂開孔的隔熱反射材料5所組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用以降低器件中的熱流密度,減少冷、熱端的冷、熱交換,提高致冷效率,在實際應用中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致冷器件的電偶臂間距大,電流密度小,減少了器件自身的熱交換;
2、致冷器件冷、熱面面積大,能使冷、熱量快速傳導出去;
3、致冷器件輸入功率小,制冷效果好,節約能源;
4、由于設有隔熱板,可將兩次燒結變為一次燒結,降低制造成本產。
附圖說明
圖1是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結構示意圖
圖2是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導流片;2-基板;3-電偶臂;4-間距;5-隔熱反射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是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下面結合實施例1做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
把隔熱反射材料作為定位模具放在焊接好導流片的基板上,然后把電偶臂通過隔熱反射材料上的孔放置在導流片上,再把另外一片焊接好導流片的基板放在隔熱反射材料上方,燒結成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
實施例2是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器件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帶有空腔的金屬部件作為兩側基板,燒結成超大間距排列的半導體致冷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洋,未經汪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99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