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鹽酸裝車過程中氯化氫氣體的回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7472.8 | 申請日: | 2007-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476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宗仁;史萬敬;魏占宏;胡啟峰;許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B67D5/378 |
| 代理公司: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專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737103***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鹽酸 裝車 過程 氯化氫 氣體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鹽酸裝車過程中氯化氫氣體的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在鹽酸生產中,液氯尾氣和氫氣在石墨合成爐中燃燒合成氯化氫氣體,通過冷凝器進入降膜吸收塔吸收生成鹽酸進入儲槽,鹽酸輸送時,傳統的輸送方式為由泵直接打入鹽酸槽車,由于鹽酸是極易揮發性酸,鹽酸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對動植物有害,并能刺激、破壞粘膜與呼吸器官,因此這種方式在裝車過程中,容易在裝車區域內形成大量酸霧,影響作業環境,危害作業人員,并且鹽酸的極易揮發性也造成了產品的浪費。為此已開發出了一種能將鹽酸裝車過程中氯化氫氣體收集起來裝置,如何將收集后的氯化氫氣體及時有效回收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有效處理收集鹽酸裝車過程中產生的酸霧,防止鹽酸揮發氯化氫氣體造成作業人員危害及產品浪費的用于鹽酸裝車過程中氯化氫氣體的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難寫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鹽酸裝車過程中氯化氫氣體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
裝置殼體-該殼體為一兩頂端封閉的“U“空腔管體;
吸收液進液管-該進液管為二根水平管,對稱設置于在U型管體上部外側的管壁上,且管口的端部帶有聯接法蘭;
吸收后尾氣排氣管-該排氣管為二根水平向下彎曲的折管,對稱設置于在U型管體上部內側的管壁上,其位置高于吸收液進液管;
收集的氯化氫進氣管-該進氣管為二根端有法蘭的水平管,對稱設置于在“U“空腔管體型管體的水平管端的下底部管壁上;
吸收后液排出管-該排出管為一居中聯接在“U“空腔管體水平管底部的垂直管。
本實用新型的裝裝,將收集的鹽酸裝車過程鹽酸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通入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用吸收液吸收后,實現了揮發氣體的回收再吸收,防止了產品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于鹽酸裝車過程中氯化氫氣體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
裝置殼體1-該殼體為一兩頂端封閉的“U“空腔管體;
吸收液進液管2-該進液管為二根水平管,對稱設置于在U型管體上部外側的管壁上,且管口的端部帶有聯接法蘭;
吸收后尾氣排氣管3-該排氣管為二根水平向下彎曲的折管,對稱設置于在U型管體上部內側的管壁上,其位置高于吸收液進液管;
收集的氯化氫進氣管4-該進氣管為二根端有法蘭的水平管,對稱設置于在“U“空腔管體型管體的水平管端的下底部管壁上;
吸收后液排出管5-該排出管為一居中聯接在“U“空腔管體水平管底部的垂直管。
操作時,將收集的鹽酸裝車過程鹽酸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由收集的氯化氫進氣管進入裝置殼體,在吸收液進液管中通入吸收液,氯化氫氣體與吸收液逆向接觸,吸收后的氣體由吸收后尾氣排氣管排出,吸收后液吸由收后液排出管排出,完成鹽酸裝車過程鹽酸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的回收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747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