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周期性、脈沖式交替噴射油霧(氣)潤滑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4925.1 | 申請日: | 2007-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5245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旭;王為;汪世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科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7/34 | 分類號: | F16N7/34 |
| 代理公司: | 沈陽世紀藍海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玉杰 |
| 地址: | 110168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周期性 脈沖 交替 噴射 潤滑 系統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對石油、化工設備機泵群的油霧潤滑,尤其是一種對機泵群進行周期性、脈沖交替噴射油霧潤滑的潤滑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油霧潤滑系統,一般采用彌散式潤滑方式,其潤滑油通過油霧發生器后變成粒徑為1微米左右的油霧,稱為干油霧,干油霧通過油霧管道輸送至軸承腔內,在接觸潤滑點前凝縮為粒徑為20微米左右的濕油霧進行潤滑。由于此時的油霧壓力很低大致為0.2MPa,所形成的濕油霧主要靠彌散的形式接觸高速旋轉的軸承,軸承在其旋轉的時候會在表面形成氣障,使油霧不能很好的到達軸承表面,所以彌散式的潤滑方式不能很好地解決潤滑效率,同時,在潤滑的時候形成的潤滑油油膜很薄,也不能滿足潤滑的要求。此外,由于旋轉的軸承表面的氣障的問題,大量的油霧沒有充分的被利用,一部分由軸承箱的縫隙處逸出到空氣中造成環境的污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軸承在旋轉時產生氣障,使潤滑油油霧充分的接觸旋轉設備,提高潤滑油油霧的利用率,保證對旋轉設備進行及時的潤滑,而提出了一種周期性、脈沖式交替噴射油霧潤滑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周期性、脈沖式交替噴射油霧潤滑系統,包括觸摸屏、電磁閥、油霧發生器、防爆斷路器等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PLC做噴射時間、周期、脈沖及將潤滑油噴射到軸承表面的程序控制器;采用電磁閥15,電磁閥電源線13連接中間繼電器14,通過中間繼電器的接觸線圈與PLC連接;潤滑油油箱5上安裝油霧發生器7,在油霧發生器上安裝油霧發生器液位計4,防爆斷路器6及壓力調節閥2安裝在控制柜3的面板上,觸摸屏1和氣動馬達8與PLC連接,在控制柜3的外側還裝置有清洗油箱法蘭蓋16。
周期性、脈沖式交替噴射油霧潤滑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潤滑油經過油霧發生器在其喉部形成文丘里效應,產生粒徑為1微米的油霧,油霧在由油霧管道輸送至需要潤滑的設備上,每間隔一段時間,就周期性地引入高壓空氣,將油霧噴射到軸承表面,形成油膜,對設備進行潤滑。在整套油霧潤滑系統的生霧管線和油霧輸送管線上增加電磁閥,采用24V(DC)的電磁閥電源線接到中間繼電器上,根據中間繼電器的接觸線圈把觸點連接到控制柜內的PLC上。PLC(程序控制器)根據程序員在里面下載的程序,按照現場實際上軸承旋轉的參數,設定噴射時間。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軸承在旋轉時產生氣障,使潤滑油油霧充分的接觸旋轉設備,這樣就會提高潤滑油油霧的利用率,保證對旋轉設備進行及時的潤滑。同時,由于油霧利用率的升高,既沒有殘霧逸出,由于沒有殘霧從軸承腔內逸出,也就避免了對環境造成污染。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使用新型實施例油霧發生柜正面板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油霧發生柜內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周期性、脈沖式交替噴射油霧潤滑系統是由觸摸屏1;壓力調節閥2;控制柜3;油霧發生器液位計4;潤滑油油箱5;防爆斷路器6;油霧發生器7;氣動馬達8;PLC?9;加熱器10;生霧管線11;油霧輸送管線12;電磁閥電源線13;中間繼電器14;電磁閥15、清洗油箱法蘭蓋16等組成。在潤滑油油箱3上安裝5油霧發生器,在油霧發生器7上安裝油霧發生器液位計4,防爆斷路器6以及壓力調節閥2安裝在整個油霧發生柜3的面板上,觸摸屏1和氣動馬達8與PLC連接,PLC采用西門子(s7-200)邏輯可編程序控制器作本系統的程序控制器,由現場的變送器將實際的溫度、壓力、液位等值轉換為4-20mA的電信號,通過通訊電纜傳給PLC。在根據PLC里面的程序控制時間間隔,周期性、脈沖式地引入高壓空氣,將潤滑油噴射到軸承表面。
在整套油霧潤滑系統的生霧管線11和油霧輸送管線12上增加電磁閥15,采用24V(DC)的電磁閥電源線13并接到中間繼電器14上,根據中間繼電器的接觸線圈把觸點連接到控制柜3的PLC上。程序控制器PLC根據程序員在里面下載的程序,按照現場實際上軸承旋轉的參數,設定噴射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科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沈陽科鑫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49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