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干簧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3872.1 | 申請日: | 2007-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808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薛肇江;翟光遠;何建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華潤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7/14 | 分類號: | F02M37/14;G01F23/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11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干簧油位 傳感器 燃油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油泵總成,尤其涉及一種置于汽車油箱內的帶干簧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置于汽車油箱內的帶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包括電動燃油泵、濾網部件、燃油泵固定架(殼體或副油箱)、頂蓋組件和油位傳感器,其油位傳感器為擺桿式油位傳感器,用滑動電器為基本檢測元件,它是由浮子帶動電位器動觸點,通過改變其阻值,從而達到檢測油位的目的。擺桿式油位傳感器存在測量誤差大、使用壽命短的缺點,為此,專利號為200520128406.4、發明名稱為《立柱式油位傳感器》,公開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立柱式殼體,在殼體中設有磁感應電阻線路板,在殼體外套設有內鑲兩塊磁鋼的浮子。該立柱式油位傳感器也叫干簧油位傳感器,具有檢測精度高、非接觸測量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的優點。但該立柱式油位傳感器目前均單獨使用,與燃油泵結合成總成存在一定的難度,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產品問世,無法替代現有的帶擺桿式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這大大影響了立柱式油位傳感器在汽車油箱中的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與干簧油位傳感器巧妙結合、在不改變油箱結構的情況下,使其能替代現有的帶擺桿式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干簧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包括電動燃油泵、濾網部件、燃油泵固定架、頂蓋組件和油位傳感器,所述的油位傳感器為干簧油位傳感器,電動燃油泵橫放固定在長條形燃油泵固定架上,在燃油泵固定架的一端側壁上固設有傳感器支架,與燃油泵固定架構成L形結構,干簧油位傳感器和頂蓋組件固定在傳感器支架上,干簧油位傳感器的引出線與頂蓋組件的插接件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由于電動燃油泵橫放固定在長條形燃油泵固定架上,傳感器支架與燃油泵固定架構成L形結構,本實用新型可從現有油箱的尺寸較小的安裝孔中插入,在不改變現有油箱的結構的情況下,替代帶擺桿式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使干簧油位傳感器能真正批量應用于汽車油箱中。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帶干簧油位傳感器的燃油泵總成,包括電動燃油泵1、濾網部件2、燃油泵固定架3、頂蓋組件4和干簧油位傳感器5,干簧油位傳感器5包括立柱式殼體6(也叫干簧管),在殼體6中設有磁感應電阻線路板,在殼體6外套設有內鑲兩塊磁鋼的浮子7。電動燃油泵1橫放固定在長條形燃油泵固定架3上,可采用箍扣或卡位或螺釘等連接方式把電動燃油泵1固定在燃油泵固定架3上,在燃油泵固定架3的一端側壁上用焊接或螺釘等方式固設有傳感器支架8,傳感器支架8與燃油泵固定架3構成L形結構,干簧油位傳感器5和頂蓋組件4固定在傳感器支架8上,干簧油位傳感器5的引出線與頂蓋組件4的插接件電連接。所述的傳感器支架8包括一體設置的立臂9、上固定片10和下固定片11,上固定片10和下固定片11分別與立臂9構成L形結構,立臂9與電動燃油泵1的軸線大體垂直地設置在燃油泵固定架3上,干簧油位傳感器5的殼體6的兩端設有上固定板12和下固定板13,分別用螺釘14與上固定片10和下固定片11固定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立臂9和上固定片10之間還設有一個凸出體15,頂蓋組件4的蓋板16固定在凸出體15的平面上,凸出體15的平面的斜度與油箱安裝孔的結構相匹配,使蓋板16能方便地安裝在油箱安裝孔上。
在燃油泵固定架3上還設有與其卡位連接壓力調節閥17,當然也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壓力調節閥17設置在電動燃油泵1的出口和立臂9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華潤電機有限公司,未經溫州華潤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38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層絞式光電纜
- 下一篇:新型數字智能超聲波探傷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