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黃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3526.3 | 申請日: | 2007-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4862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馮雪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雪元 |
| 主分類號: | H05B33/14 | 分類號: | H05B33/14;H05B33/26;H05B3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2江蘇省鹽城市開放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色 有機 電致發光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黃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激基復合物發光的有機發光器件,屬于有機電致發光的顯示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自從1987年C.W.Tang等人首先報道了較高的發光亮度和發光效率、低驅動電壓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以來,眾多從事這方面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對其相應的發光機理也作了深入研究。但對于有機發光材料制備的單層結構器件,往往其發光亮度和發光效率不高,需要在器件中引入空穴傳輸層及電子傳輸層來提高其發光性能,但傳輸層的引入,可能會使兩有機材料界面處形成激基復合物,而使器件發射出激基復合物發出的顏色光。黃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實現一般是通過摻雜能發黃色光的有機熒光材料,利用基質向摻雜材料的能量傳遞實現黃色光顯示,而摻雜濃度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器件電致發光光譜峰值的位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激基復合物發光的一種黃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器件發出的是黃色光。
為實現上述目的,該發光器件是在紅色有機鹽發光材料跟陽極之間加入了一層空穴傳輸層,且為層狀分布,其特征是:陰極和有機鹽層相連,有機鹽層和空穴傳輸層相連,空穴傳輸層和陽極相連,陽極和襯底相連。襯底為玻璃,陽極為ITO透明導電層,空穴傳輸層為TPD,有機鹽層為紅色有機鹽發光材料,陰極為金屬鋁或鎂銀合金。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避免了由于摻雜濃度的不同對器件電致發光光譜峰值位置的直接影響,具有固定的黃色發光光譜峰值,工藝簡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說明書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陰極2.有機鹽層3.空穴傳輸層4.陽極5.襯底。
具體實施方式
在說明書附圖中,陰極(1)和有機鹽層(2)相連,有機鹽層(2)和空穴傳輸層(3)相連,空穴傳輸層(3)和陽極(4)相連,陽極(4)和襯底(5)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雪元,未經馮雪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352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