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拾花手套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3190.0 | 申請日: | 2007-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9441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魏二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二友 |
| 主分類號: | A41D19/00 | 分類號: | A41D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4034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套,尤其是用來拾花的手套。
背景技術:
棉花每年到了采摘季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雖然已經有大型采棉機,但成本較高,還有就是小型的拾花器,雖然拾花的效率比手工高,但不如手工靈活,采摘的也不干凈,這些都不能完全代替手工,目前的拾花還是以手工采摘為主,例如新疆的產棉區每年都需要千萬人投入到手工采棉,勞動強度極大,效率低,而且堅硬的棉桃殼很容易刺傷人的手指,尤其是指尖部位很容易損傷,給拾花工帶來很大的痛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的拾花手套,不但能夠提高手工拾花的勞動效率,還能起到保護拾花工手指尖的作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普通手套的指套部分設有指片,指片的前端為圓弧狀,與人的手指的指尖相適配,在指片上設有凸起物。
作為上述實施方案的改進方案,凸起物最好為齒形。
作為上述實施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在指片上設計有固定針或孔。
由于在上述手套的指尖部位設計了指片,并且在指片上設計了凸起物,在拾花時,凸起物之間相互咬合,更方便于用手指捏住棉花,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避免了棉桃殼扎傷手指尖,保護了手指,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拾花工手工采摘棉花時使用,并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指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指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指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中指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指套部,2是指片,3是凸起物,4是固定針,5是孔,6是凸楞,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照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在手套的指套部1的前端,也就是第一指節部設有指片2,不影響手指的彎曲,指片2的前端為弧形,與人的手指尖的形狀相適配,指片2通過設在側面的固定針4固定在手套上,固定針4可以是薄鐵片,插入到手套內部進行固定,在指片2上還設有凸起物3,凸起物3的形狀可以是規則或不規則的齒形,以便于在采摘棉花時能更好的掛住棉絨,實施例1中的指片2只裝在了四個手指上,小指由于在采摘棉花時一般不使用,所以沒有裝,當然指片2也可以裝在兩個、三個或者五個手指上,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2:
參照圖3,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在于:實施例2中的指片2的兩側設計有凸楞6,凸起物3呈鋸齒形分布在凸楞6上,指片2上也沒有固定針,而是在指片2上設計有孔5,指片2可以通過鉚釘固定在手套上,或者通過孔5直接縫合在手套上。
實施例3:
參照圖4,實施例3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在于:實施例3中的指片2的中間設計有凸楞6,凸起物3呈鋸齒形分布在凸楞6上。
實施例4:
參照圖5,實施例4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在于:實施例4中凸起物3為乳凸狀且均勻分布在指片2上,實施例4中沒有固定針4,而是將指片2直接粘合在手套上。
實施例4中將指片2直接粘合在手套上的方法同樣適合其他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二友,未經魏二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31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