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3072.X | 申請日: | 2007-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309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杰利·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27/02 | 分類號: | H01R2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是指一種與不同應用的連接器連接的具有兼容性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符合Serial?ATA標準的Seria?ATA連接器普遍廣泛應用在桌上型計算機,比如:主板向HDD傳輸信號、從計算機的電源部供應器向HDD傳輸電源或外置HDD與計算機間的電源和信號傳輸。當Serial?ATA連接器作為外部連接應用時,通常被設計為具有用于傳輸信號的信號端子和接地端子,或者用于不同電壓電源傳輸的電源端子。但是,在一些傳輸信號的應用中需要與電源端子結合使用,但是沒有滿足這種使用的連接器。所以,需要提供這種兼容電源端子的電連接器。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良,以適應發展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兼容不同配對連接器的電連接器。
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本體、若干第一端子和一組第二端子,所述本體包括上壁、與上壁相對的下壁及連接上壁與下壁的一對側壁,所述上壁、下壁及側壁圍成一收容空間;若干第一端子組裝于本體的上壁;第二端子組裝于本體上;每一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包括對接部、固定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于本體的中間部及適于與所述電氣元件電性連接的尾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對接部延伸出上壁的內表面并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間可用以與第二對接連接器相配接,所述第二端子的對接部延伸出本體的外表面而與所述第一端子一起可用以與第一對接連接器相配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功效:另外加設一組電源端子具有與不同應用的連接器連接的兼容性。
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組合的立體組合圖。
圖2至圖3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組合的另一視角的視圖。
圖4至圖5是本實用新型未顯示印刷電路板的電連接器組合的立體分解圖。
圖6至圖7是圖1示板端連接器沿A-A線和B-B線的剖視圖。
圖8至圖12是插頭電連接器沿圖1和圖2中C-C線至G-G線方向的剖視圖。
圖13是圖1所示電連接器組合沿H-H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電連接器為電連接器組合300中的插頭連接器100,該電連接器組合300還包括與插頭連接器100配合的對接板端連接器200(第一對接連接器)。
請參照圖4至圖5,插頭連接器100包括第一本體2、組裝至第一本體2的若干端子4、安裝至第一本體2并為端子4的尾部提供支撐的隔板5、與端子4在隔板5上焊接的線纜(未圖示),及將第一本體2、端子4與隔板5遮蓋的導電殼體3。板端連接器200包括第二本體6、組裝至第二本體6且與印刷電路板9焊接的若干端子7,及遮蓋第二本體6和端子7的遮蔽殼體8。
請參照圖4至圖5,并結合圖8至圖12,插頭連接器100的第一本體2形成有上壁21、與上壁21相對設置的下壁22及連接上壁21與下壁22的一對側壁23。側壁23上設置有一對前端突然變細的導引柱230用以引導插頭連接器100插入板端連接器200。每一導引柱230與上壁21的上表面共面,并且與下壁22的底面間隔一段距離。上壁21、下壁22與側壁23共同圍設形成一矩形收容空間20。
上壁21設有若干自內表面向上凹進形成并與收容空間20連通的第一通道218,及自上表面向下凹進形成并與第一通道218相對設置的一對第二通道214。該對第二通道214分別部分凹入一對側壁23,且不與收容空間20連通。上壁21上形成有一塊長方形平臺211,平臺211比上壁21上表面高并超出上壁21的后邊緣一段距離以形成一伸長部216。伸長部216開設有與第一通道218對齊排列的槽以形成若干個肋條2160。平臺211的外側邊緣在橫向方向(即端子4排列方向)與第二通道214相距一段距離。平臺211的前端上表面向下凹進形成第一凹口210。一對第一凸塊212設置于第一凹口210的相對的兩側。平臺211中部設有一對與外側相連通的第一槽2110。平臺211的后方并鄰近上壁21的后緣形成了第一突起217。上壁21的后部設有兩對狹縫215,其中一對鄰近平臺211的后緣,另一對由第二通道214凹陷形成。下壁22設有與上壁21的第一凹口210和第一凸塊212相對應的第二凹口220和第二凸塊222。下壁22對應設有一對第二槽2210、一對第三槽2212及第二突起22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30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能向不同用電設備供電的車載統一智能環保電源供應裝置
- 下一篇:電性連接器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