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掃描儀光源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82040.8 | 申請日: | 2007-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218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岳興;劉文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崴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19/00 | 分類號: | F21V19/00;F21V21/00;F21V3/02;F21V3/04;H04N1/04;F21Y101/02;F21Y113/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掃描儀 光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掃描儀光源,尤其涉及一種亮度分布均勻的掃描儀光源。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掃描儀已經成為除鍵盤和鼠標外應用最廣泛的計算機輸入裝置。掃描儀主要包括光源、光學鏡頭、感光元件及模擬數字轉換器。在掃描儀工作時,光源發射出的光束照射待掃描物后并反射回來,反射后的光束穿過光學鏡頭而成像在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該電信號再由模擬數字轉換器轉換成數字信號并傳送到計算機,因此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束的亮度及均勻度會直接影響掃描儀的掃描質量。
現有技術中,掃描儀的光源一般采用冷陰極熒光燈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然而由于冷陰極熒光燈管的發光特性使得該燈管中部位置發射的光束亮度較高而兩端位置發射的光束亮度較低,并且光束穿過光學鏡頭時,由于光學鏡頭的有效半場角效應,會使光學鏡頭邊緣處的光束亮度發生衰減,從而使得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束亮度不均勻,進而造成掃描儀的掃描質量不高。
請參閱圖1,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478697號揭露了一種可以提高光源兩端亮度的光源裝置1”。該光源裝置1”包括一大燈管10”、至少一第一小燈管20”及至少一第二小燈管30”,該大燈管10”具有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所述第一小燈管20”及第二小燈管30”分別設置在大燈管10”的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附近,以對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的光束亮度進行補充。該光源裝置1”雖然提高了大燈管10”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的亮度,以補償光學鏡頭邊緣處光束的亮度衰減。然而,該光源裝置1”需增加至少一第一小燈管20”及至少一第二小燈管30”,使得該光源裝置1”的結構較復雜,不便于制造及組裝。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亮度均勻且結構簡單的掃描儀光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掃描儀光源,包括一承載板及多個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沿直線且分散地設置在所述承載板上,且自承載板的中部至承載板的兩端發光二極管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該掃描儀光源通過將發光二極管沿直線分散設置在承載板上,可增大該掃描儀光源兩端出射光束的亮度,其無需添加其它發光元件即可有效地補償光學鏡頭邊緣處的亮度衰減,從而使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束亮度均勻,較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結構簡單,制造、組裝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在說明書附圖中:
圖1為現有一種光源裝置的側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掃描儀光源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掃描儀光源的側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掃描儀光源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組件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光源裝置1”??????????大燈管10”
第一端11”???????????第二端12”
第一小燈管20”???????第二小燈管30”
掃描儀光源1??????????承載板10
發光二極管20、20’???光罩30
內側面31?????????????出光口40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達成的目的及效果,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予以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2及圖3,其揭示了本實用新型掃描儀光源1的第一實施例,該掃描儀光源1包括一呈長條形板狀的承載板10、多個發光二極管20及兩光罩3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承載板10為一印刷電路板。所述發光二極管20沿直線設置在承載板10上,且由承載板10的中部至兩端發光二極管20之間的間距逐漸變小。兩光罩30分別設置在承載板10兩相對側沿上,且該兩光罩30向承載板10承載有發光二極管20的一側彎曲成弧形。該光罩30具有一內側面31,該內側面31上設置有反光層(圖中未示)。所述兩光罩30之間形成一出光口40。
發光二極管20射出的光束一部分直接從出光口40射出,其另一部分則經光罩30的內側面31反射后再從出光口40射出,光束從出光口40射出后投射至待掃描物上,光束照射待掃描物后并反射回來,反射后的光束穿過光學鏡頭(圖中未示)而成像在感光元件(圖中未示)上。由于設置在承載板10兩端的發光二極管20的間距比設置在承載板10中部的發光二極管20的間距小,從而可有效補償光學鏡頭邊緣處光束的亮度衰減,進而使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束亮度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崴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崴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820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穆斯堡爾譜儀鉛屏蔽防護罩
- 下一篇:一種按摩與氣墊調節多功能床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