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平板打印機打印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79080.7 | 申請日: | 2007-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235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湯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湯振華 |
| 主分類號: | B41J3/407 | 分類號: | B41J3/407;B41J2/01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10000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板 打印機 打印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打印機領域,更具體的說是一種適用大型平板打印機的平板打印機打印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打印設備可以分為普通打印機、平板打印機和噴繪機等,普通打印機用于一般紙介質打印,平板打印機用于立體產品表面打印,噴繪機用于大型紙張或卷材的打印。
現有的平板打印機一般用于小型物品的表面打印,其采用平板的前后滑動和升降來傳送被打印的物品,打印噴頭是固定在機身上的。采用這種結構是因為對于小件物品,打印機控制的精度要求很高,控制打印噴頭運動的難度比控制支撐平臺運動的難度高得多,所以為保證質量,采用固定打印噴頭的結構,這種結構的缺點是控制困難和難以適用于大型物品的打印。被打印物品的重量不固定,驅動力的大小難以控制,因此要選用驅動力適中的驅動電機。在大型物品打印中,由于物品的重量較大,采用移動支撐平臺來達到移動物品顯然困難很多,而且也十分浪費電力資源。所以現有的平板打印機結構一般只有小型機或中型機,在打印的過程中,這類打印機反應速度慢,控制不方便,而且對于大件立體物品,現有采用噴繪的方式進行表面印刷。隨著自動化控制精度的提高,傳動的打印機結構已經逐步不能適應技術的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全新、高效、控制簡易的平板打印機打印機構。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平板打印機打印機構,主要包括噴車和打印噴頭兩部分,噴車由兩個滑座和連接兩個滑座的橫梁構成,打印噴頭安裝在橫梁上,具有沿橫梁左右移動和垂直橫梁升降四個自由度,在噴車滑座上設有用于驅動打印噴頭左右移動的變速箱,在打印噴頭內設有驅動其升降的升降機構。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固定的打印平臺上,噴車能夠沿平臺縱向移動,打印噴頭能夠沿噴車橫向移動,實現了平面的打印。打印噴頭能夠自由調節高度,適用不同厚度的產品,實現了立體物品的打印。本設計采用打印機構在固定的打印平臺上移動進行噴墨的機構,一方面打印機構的重量基本上恒定,控制簡易且精度高;另一方面無需移動被打印物品,能夠適用于大型物品的打印需要。
本實用新型在噴車一側的滑座上,打印噴頭的下方設有噴頭保濕裝置,用于在非使用狀態中保持打印噴頭的濕度,防止噴頭阻塞。另一側的滑座上,打印噴頭的下方設有吸墨防濺裝置,用于清洗墨盒和防止墨水飛濺。噴車還進一步安裝有副墨瓶,與設在打印機底座上設有主墨瓶通過墨管連接。采用副墨瓶的結構是因為在大型物品打印過程中,需要的墨水量很大,如果讓驅動結構來驅動重量很大的主墨瓶連通打印噴頭移動,則難以控制精度且浪費資源。因此實用新型采用小型的副墨瓶的結構,通過墨管采用虹吸原理將墨水從主墨盒中吸出,供與打印。
所述吸墨防濺裝置和副墨瓶均通過同步升降裝置與滑座連接,與打印噴頭的升降機構同步運作,驅動吸墨防濺裝置和副墨瓶升降。為了保證打印噴頭在端部能夠與吸墨防濺裝置緊密配合,和副墨盒具有足夠的液壓供與墨水,吸墨防濺裝置和副墨瓶需要與打印噴頭同步保持在一定水平高度上。因此,設置了兩個同步升降裝置用于驅動吸墨防濺裝置和副墨瓶上下運動。
為保證控制的精密度和穩定性,所述的升降機構和同步升降裝置采用步進電機驅動絲桿的結構驅動,相對滑動的構件之間采用滑軌與滑塊配合的結構配合。相對于其他驅動結構,絲桿傳動具有機密度高,可控性高,結構穩定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滑座底部設有與打印機底座兩側滑軌配合的滑槽,采用滑槽與滑軌相配合的結構,能夠保證整個打印機構滑動平穩,不會震動,保證了控制精度。
所述變速箱通過同步帶驅動打印噴頭,變速箱包括驅動電機和傳動結構,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同步帶驅動打印噴頭。采用同步帶驅動的結構,具有控制反應迅速,定位準確,壽命長等優點。并可以在同步帶上設有用于調整同步帶張力的緊張輪,適當的調整同步帶的張力,能夠提高控制的精度。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平板打印機打印機構,具有控制反應速度快,控制精準、結構穩定,且能夠適用于大型物品的打印,相對于傳統的打印機結構,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式意圖;
圖2為打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打印機構的另一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4為打印噴頭結構示意圖;
圖5為打印噴頭升降機構示意圖;
圖6為副墨瓶結構示意圖;
圖7為副墨瓶同步升降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8為吸墨防濺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為吸墨防濺裝置同步升降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湯振華,未經湯振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908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肩關節功能恢復器
- 下一篇:扶持站立恢復手指功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