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灌粉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20178876.0 | 申請日: | 2007-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653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洪 |
| 主分類號: | B65B1/04 | 分類號: | B65B1/04;B65B59/00;B65B39/00;B65B39/04;B65B1/32;B65B43/5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溫旭 |
| 地址: | 519060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灌粉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裝碳粉的灌粉機,特別涉及一種換粉不用清洗的灌粉機。
背景技術
用于打字、印刷碳粉有多種顏色、多種規(guī)格,不但不同顏色碳粉不能相混,就是不同規(guī)格的同種顏色碳粉也不能相混。現(xiàn)有的灌粉機只一個固定的漏斗倉,又不可能為每種規(guī)格的碳粉單獨配一臺灌粉機,所以換裝不規(guī)格的碳粉時,都要將灌粉機內(nèi)壁上沾附的碳粉清理干凈(要清洗、烘干),不但十分麻煩,而且還造成很大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xiàn)有灌粉機換粉時,必須清理內(nèi)壁的缺陷,提供一種換粉時不用清理的灌粉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灌粉機包括機架、漏斗倉和出料控制機構,該漏斗倉下口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控制機構控制該出料管的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倉及其出料管活動安裝在機架上,總數(shù)為兩套或兩套以上,每套只用于一種粉料的灌裝。如此設計,為每一種規(guī)格碳粉都配備一個漏斗倉(帶出料管),要灌裝不同的碳粉時,只要更換相應的漏斗倉即可。
出料控制機構可以有多種方案:可以是閥門、振動裝置加閥門或螺桿出料裝置等,優(yōu)選為蠕動泵,當然選用蠕動泵時,出料管出料管必須是軟管。
作為優(yōu)化,其還包括吸粉套,該吸粉套主體呈中空管形,中部設有凸環(huán),該凸環(huán)外緣下方設有外套管,該外套管上開有排氣管,該吸粉套活動裝配在一個鎖扣內(nèi)。使用時,將外套管套在待灌裝的碳粉瓶上,將軟管從中空管插入,灌粉時,空氣從排氣管排出,排氣管還可以進一步接真空吸氣設備。
作為優(yōu)化,所述漏斗倉呈封閉桶形,頂部開有通氣孔或設有通氣閥。在灌粉前裝通氣孔堵塞或將通氣閥關閉,這樣搬運過程中不會出碳粉外漏的事故。
作為優(yōu)化,所述漏斗倉呈封閉桶形,頂部開有通氣孔,該通氣孔上設有單閉式快接頭,其氣座閥安裝在漏斗倉頂部,其插接管系在或掛在機架上。如此設計,插上插接管,漏斗倉與大氣相通,其內(nèi)部碳粉流出后,可以正常吸氣,拔下插接管時,,其氣座閥關閉,碳粉不會外漏。由于其插接管系在或掛在機架上,所以搬動漏斗倉時不會忘記拔出插接管。這種單閉式快接頭是一種經(jīng)用于連接高壓氣源和出氣設備的快接接頭,其結構如CN2410519Y中所述,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了他的新用途。
作為優(yōu)化,機架一側設有氣壓或液壓升降平臺,該氣壓或液壓升降平臺一側固定在一個減速電機的輸出軸上,該輸出軸鉸接在機架頂部一側。如此設計,使用時,只要將漏斗倉反向安放在氣壓或液壓升降平臺上,由氣壓或液壓升降平臺完成升舉動作,由減速電機翻轉氣壓或液壓升降平臺,將漏斗倉安裝到位。
作為優(yōu)化,所述出料管下方設有碳粉瓶托臺,該托臺上設有重量檢測裝置,灌粉時待充裝的碳粉瓶就放置在該托臺上。當碳粉瓶內(nèi)充裝到一定量后,手動或自動停止灌粉。
本灌粉機的另一種方案是:包括機架和出料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帶漏斗的桶蓋,該桶蓋與碳粉包裝桶的桶口相配,其漏斗口上配有出料管,總數(shù)為兩套或兩套以上,每套只用于一種粉料的灌裝,可活動安裝在機架上。
也就是說,生產(chǎn)、銷售時,廠商可以只提供帶漏斗的桶蓋,該桶蓋要與碳粉包裝桶的開口相配合。用戶在使用時,只要為碳粉包裝桶換上帶漏斗的桶蓋,將其裝在機架的相應位置上,然后在頂部鉆孔即可。這種方式只是第一種方式變通方案,當然也應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灌粉機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換粉時不用清理、且成本低的優(yōu)點,廣泛適用于各種顏色、各種規(guī)格的碳粉的灌裝過程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灌粉機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灌粉機實施方式一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灌粉機實施方式一的主視結構示意圖(漏斗倉、軟管及碳粉瓶沿軸心線剖切);
圖3是圖2中吸粉套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灌粉機實施方式二漏斗倉自動定位升舉初始狀態(tài)圖;
圖5是本灌粉機實施方式二漏斗倉自動定位翻轉狀態(tài)圖;
圖6是本灌粉機實施方式二漏斗倉自動定位終了狀態(tài)圖。
圖中:1為機架、2為漏斗倉、3為蠕動泵、4為軟管、5為單閉式快接頭、6為吸粉套、7為凸環(huán)、8為外套管、9為排氣管、10為氣壓升降平臺、11為減速電機、12為桶蓋、13為桶體、14為桶體升降固定架、15為導軌、16為固定托架、17為蠕動泵驅動電機、18為重量傳感器、19腳踏開關、20為重量控制操作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洪,未經(jīng)楊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88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