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鞋墊中底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6779.8 | 申請日: | 200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808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家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皇緯鞋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17/10 | 分類號: | A43B17/10;A43B17/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義興 |
| 地址: | 臺灣省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鞋墊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墊中底結構,尤指一種具有三層結構的鞋墊中底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人于日常生活當中,經常需利用到雙腳來走動,而與人們腳足關系最為密切就是鞋子,由于許多人常因為長時間腳底與鞋子里面的鞋墊處在一密閉貼合的空間,讓腳底所分布的汗腺容易分泌出汗水,加上鞋體是以包覆腳部作設計,亦使得許多人容易患有腳臭、香港腳之文明病,進而危害到人體腳足的健康。
而一般鞋子的鞋底結構均包含有大底與中底,該大底則為鞋底下方做為與地面接觸的組件,該中底則設于大底上方,做為與腳底接觸的組件,亦即為鞋墊中底結構。傳統的鞋墊中底結構是采用單一材料制成,例如塑料、紙漿、皮革、布料等,依所使用的材料不同,穿著時的觸感、柔軟度、排汗、透氣性的舒適度亦不相同。而以高級皮類的苯染皮料所制成的鞋墊中底結構,其雖具有較好的特性,但是受限于原物料價格高且量少,實難以應付廣大的市場需求,且容易造成廠商在成本上的負擔。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的缺點再作研究,并進行研發改良傳統技術,藉由多種復合材質的結合應用,進而設計出一種實施簡易且更具舒適、功能性的鞋墊中底結構,藉以達到保健腳足的功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鞋墊中底結構,該中底結構可以增進穿著時的舒適度與功能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鞋墊中底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鞋墊中底結構具有三層結構,包括一合成布層、一棉布層與一紙板層;其中,藉由一具有竹炭材質的合成布層的使用,進而使得該鞋墊中底結構可以達到去除異味、除濕、殺菌與溫熱的功效,并同時兼具良好、舒適的穿著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具有去除異味、除濕、殺菌與溫熱的功效,并同時兼具良好、舒適的穿著效果,且結構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完成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式符號說明
(1)竹炭布
(2)不織布
(3)高硬度紙板
(4)透氣孔
(41)透氣孔
(42)透氣孔
(43)透氣孔
(5)鞋墊中底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謹以一個具體實施例,且佐以圖式作詳細說明,以使審查員能對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請參閱圖1~圖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鞋墊中底結構5,該鞋墊中底結構5包括三層結構;一合成布層、一棉布層與一紙板層,并以層次疊合的結合方式來形成層次結構,比如可以采用壓合等方式將三層結構疊合。其中,該合成布層是使用一竹炭布1;該棉布層尤指一具有硬度的棉布,而在本實施例中,該棉布使用一不織布2;該紙板層使用一高硬度紙板3。
該鞋墊中底結構5以該竹炭布1做為第一層,該不織布2做為第二層,該高硬度紙板3做為第三層所形成的層次結構;其中,該竹炭布1、不織布2與該高硬度紙板3均在其相對于腳跟的位置上設有一透氣孔41、42、43,該竹炭布1、不織布2與該高硬度紙板3相結合后透氣孔41、42、43疊加成為透氣孔4。
因為竹炭材質本身具有過濾、去除或是轉化異味的特性,所以在該鞋墊中底結構5中,使用該竹炭布1時,就可以濾除因長時間穿著鞋子時,腳底悶在鞋子內所產生的悶臭或是異味;而竹炭材質亦因為具有遠紅外線溫熱的特質,所以當腳底直接接觸到該鞋墊中底結構5的竹炭布1時,則會因為竹炭布1的遠紅外線溫熱的特質,進而達到活絡腳底穴道、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同時又可以保持腳底的干燥、舒適,亦即間接具有除濕、殺菌的功效。而該不織布2,即為一具有高硬度的棉布的使用,其高硬度的特質,則會使得該鞋墊中底結構5更為耐用且不易斷裂、腐壞;而該不織布2本身亦即為一棉布材質,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柔軟度且同時具有吸收水分的特性,亦可幫助腳底的排汗、除濕。而最后,該高硬度紙板3的結構則是用來加強定型該鞋墊中底結構5,該具有高硬度紙板是以層次疊合的方式組合于該鞋墊中底結構的后半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皇緯鞋業有限公司,未經皇緯鞋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67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