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易于制造的透氣排水輕便鞋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5271.6 | 申請日: | 200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904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潘光圣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光圣 |
| 主分類號: | A43B3/10 | 分類號: | A43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 地址: | 臺灣省臺中市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易于 制造 透氣 排水 便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輕便鞋,特別是指一種易于制造的透氣排水輕便鞋。
背景技術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穿著輕便鞋,所以輕便鞋穿著的舒適感容易成為使用者購買的主要考慮,而由于輕便鞋經過長時間的穿著或者在跑跳、戲水等此類行為容易造成輕便鞋潮濕,而讓足部對于輕便鞋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現有的具有透氣排水功能的輕便鞋雖然可以改善此問題,但是,輕便鞋的結構加工時過程繁瑣,因此無法快速且大量的生產,成本相對提高,不利于市場競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易于制造的透氣排水輕便鞋,其制造與加工簡易,可以快速且大量的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更在提供一種易于制造的透氣排水輕便鞋,其簡單的結構能夠達成完善的透氣或排水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于制造的透氣排水輕便鞋,其包含有:一鞋墊層,具有一發泡材質的墊體,數個錐孔呈上大下小而形成于該墊體,一錐孔區由該各錐孔排列組成;一鞋底層,具有一鞋底體,所述鞋墊層貼設其上方,數個支撐條橫向等距排列于所述鞋底體上且形成連續凹凸狀,數個排流道各設于每兩支撐條間,所述各排流道與該鞋墊層的各錐孔對應相通;
一鞋面,接設于該鞋底層,該鞋面具有數個穿過該鞋墊層與鞋底層壓合固定的固定部。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輕便鞋由于專門設計有透氣、排水功能的結構,因此人們穿著感到透氣舒適,并且上述結構加工方便簡單,易于形成生產線,提高生產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側邊放大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加工前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削刀加工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的砂輪加工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沖模加工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及功效,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說明如下:
首先,請參閱圖1與圖2,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易于制造的透氣排水輕便鞋包含有:
一鞋墊層(10),具有一墊體(11)為發泡材質,數個錐孔(13)形成于該墊體(11),呈由上向下斜縮的錐孔狀,一錐孔區(15)由該各錐孔(13)呈橫向與直向排列組成。
一鞋底層(20),具有一鞋底體(21)供該鞋墊層(10)貼設,數個支撐條(23)橫向等距排列于該鞋底體(21)上且形成連續凹凸狀,數個排流道(25)各設于每兩支撐條(23)間;其中,該各支撐條(23)對應支撐該錐孔區(15)的橫向排列,且該各錐孔(13)都對應到該各排流道(25)。
一鞋面(30),具有一鞋面體(31)接設于該鞋底層(10)的上方,數個固定部(33)(34)形成于該鞋面體(31)的底部,該鞋面(30)供該輕便鞋能固定于一足部(圖未示)上。
藉由以上組件,該鞋面(30)的固定部(33)(34)穿過該鞋墊層(10)的錐孔區(15)后,再以膠合方式壓粘于該鞋墊層(10)于該鞋底層(20)而制成該輕便鞋。請參閱圖3,因為各錐孔(13)與該排流道(25)皆對應相通,所以造成足部不適的水分可由該各錐孔(13)流入該排流道(25),再經由該排流道(25)兩側邊流出,進而使該輕便鞋具有排水的功能,并且于平時穿著時能提供透氣的效果。
其中,如圖4所示,前述該鞋墊層以發泡材質制成,結構的形成步驟如下;首先將發泡材質預先加熱,再以油壓控制的模具壓制發泡材質,然后急速降溫冷卻,即可使發泡材質定型成一發泡成型墊(11A),并形成數個凹錐盲孔(111);此時,可見該發泡成型墊(11A)的墊體底部仍具有一去除部的薄層(19),該薄層可再經由一道加工程序除去,即可完成該鞋墊層的墊體。其方法如下:
首先,第一種方法如圖5所示,該發泡成型墊(11A)由機臺固定并且設定固定統一的墊體厚度后,再經由一切削工具(C1)切削,該切削工具(C1)分隔出多余的去除部(19),使該鞋墊層的底面具有一切削面位于該錐孔區的下方,使該墊體(11)的厚度一致,進而完成加工程序。
再者,第二種方法如圖6所示,該發泡成型墊(11A)由機臺固定并且設定固定統一的墊體厚度后,使用一砂輪(C2)直接研磨,該砂輪(C2)磨去該發泡成型墊(11A)底部的多余部分而讓該各錐孔成形,使該鞋墊層的底面具有一研磨面位于該錐孔區的下方,進而完成加工程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光圣,未經潘光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527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動量輪轉動扭矩測試裝置
- 下一篇:剃須充電電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