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平推型蝶閥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3780.5 | 申請日: | 200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004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益昭;溫風;許鐘麟;曹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K1/22 | 分類號: | F16K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賀華廉 |
| 地址: | 1000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推型蝶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密封閥,特別涉及一種蝶閥。
背景技術
在閥體內繞其自身的軸線旋轉,從而達到啟閉或調節的閥門叫蝶閥,其通常是一個圓盤形的蝶板。工業專用蝶閥的特點能耐高溫,適用壓力范圍也較高,主要用于高溫介質的煙風道和煤氣管道。
如圖1、圖2所示,分別是一種典型的蝶閥在密封和開啟的示意圖。蝶板11繞其旋轉軸12正反旋轉,以其密封圈13壓合在閥體內壁面上,使蝶閥關閉(如圖1所示),或者蝶板11與閥體平行,使流體14可以通過閥口13(如圖2所示)。
眾所周知,蝶閥具有如下優點:
1、啟閉方便迅速、省力、流體阻力小,可以經常操作。
2、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
3、可以運送泥漿,在管道口積存液體最少。
4、低壓下,可以實現良好的密封。
5、調節性能好。
但是,上述蝶閥由于結構所限,其旋轉軸與閥體、蝶板之間很難做到嚴密無隙;加上靠軸的旋轉帶動蝶板壓緊閥口,由于蝶板周邊距離旋轉軸遠近不一,使得靠近旋轉軸處壓力較大,隨著距離的增加,壓力逐漸減小,造成蝶板周邊受力不平衡,所以很難達到密封和無泄漏要求。
綜上所述,蝶閥的缺點如下:
1、使用壓力范圍小。
2、密封性較差。
如圖3所示,是另一種現有蝶閥,其在閥體上增設閥口16,通過密封片15壓合在所述的閥口16上,來提高閥體的密封性能,但是,由于蝶閥的基本結構并未發生變化,密封片15對閥體的密封性能的促進作用極其有限,效果并不明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推型蝶閥,使蝶板與閥口之間受力較均衡,從而使閥的密封性得到提高,也使閥能夠承受大得多的流體壓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
一種平推型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平推型閥片、旋轉機構以及動力機構;
所述的閥體內設有閥口和平推軌道;
所述的平推型閥片設置在閥口的進風一側,繞其旋轉軸旋轉,且所述的旋轉軸以所述的平推軌道為軌跡移動;
所述的動力機構推動所述的平推型閥片以其旋轉軸為中心在所述的平推軌道中移動;
所述的旋轉機構由相互配合的滑塊與滑槽組成,所述的滑塊固定在閥體上,而所述的滑槽固定在平推型閥片上;所述的滑槽至少具有第一工位點與第二工位點,分別對應于平推型蝶閥的密封與開啟兩個工作狀態中,滑塊在滑槽中所處的位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還包括:
一種平推型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平推型閥片、旋轉機構以及動力機構;
所述的閥體內設有閥口和平推軌道;
所述的平推型閥片設置在閥口的進風一側,繞其旋轉軸旋轉,且所述的旋轉軸以所述的平推軌道為軌跡移動;
所述的動力機構推動所述的平推型閥片以其旋轉軸為中心在所述的平推軌道中移動;
所述的旋轉機構由相互配合的滑塊與滑槽組成,所述的滑塊固定在平推型閥片上,而所述的滑槽固定在閥體上;所述的滑槽至少具有第一工位點與第二工位點,分別對應于平推型蝶閥的密封與開啟兩個工作狀態中,滑塊在滑槽中所處的位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由于本實用新型將平推型閥片設置在閥口的一側,所以不存在平推型閥片的旋轉軸的密封問題和磨損問題,而且平推型閥片依靠平推的力量壓緊閥口,閥口圓周方向受力均勻,可以大幅度增強密封性能,提高蝶閥的工作壓力范圍。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蝶閥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現有蝶閥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另一現有蝶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二),表示閥體密封狀態;
圖6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三),表示閥體開啟狀態;
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1-蝶板;12-旋轉軸;13-密封圈;14-流體;15-密封片;16-閥口;21-閥體;22-閥口;221-密封圈;23-平推型閥片;24-旋轉軸;25-平推軌道;30-旋轉機構;31-滑塊;32-滑槽;321-第一工位點;322-第二工位點;40-動力機構;41-主動軸;42-搖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未經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37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卸料及分級回收的草料切割及混料機構
- 下一篇:組差式玉米收獲機割刀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