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3099.0 | 申請日: | 2007-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76683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位 |
| 主分類號: | A62B1/16 | 分類號: | A62B1/16;A62B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解政文 |
| 地址: | 017000內蒙古自治***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樓 逃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高樓逃生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有些建筑物存在消防通道不暢通、消防設備不齊全等問題,因此如果發生火災,很多時候從窗口逃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但是,如果發生火災的建筑物樓層很高,徒手從窗口逃生非常危險。中國實用新型專利01271041.5公開了一種用于建筑物的安全脫險設備,該設備具有柔性筒狀物,沿著柔性筒狀物的縱向設有間隔設置的可收縮彈性裝置,所述柔性筒狀物沿豎直方向設置,在柔性筒狀物的頂部設有支撐架,在支撐架上設有安全脫險入口。該實用新型結構較為復雜,體積很大,制造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制造成本低廉的高樓逃生裝置。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減速板上有縱向布置的固定孔和一組穿繩孔,繩子蛇行穿過所述穿繩孔,所述繩子的長度大于逃生窗口與地面距離的2倍。。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所述繩子的一端固定有至少一個安全帶。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所述繩子的兩端穿過防磨手護套。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所述防磨手護套固定在所述繩子固定所述安全帶的一端。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所述穿繩孔的邊緣為圓角。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所述安全帶的數量為2個。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所述穿繩孔的數量為7個。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其中,所述繩子為鋼絲繩。
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結構簡單可靠、體積小、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適合高層建筑的居民在室內常備,對發生火災或其他事故時的逃生有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減速板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使用時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高樓逃生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其中,減速板1上有縱向布置的固定孔2和一組穿繩孔3,繩子4蛇行穿過所述穿繩孔3,所述繩子4的長度大于逃生窗口與地面距離的2倍,穿繩孔3的邊緣為圓角,所述穿繩孔3的數量為7個,所述繩子4為鋼絲繩。所述繩子4的一端固定有安全帶5。所述繩子4的兩端穿過防磨手護套6,所述防磨手護套6固定在所述繩子4固定安全帶5的一端。
該高樓逃生裝置,使用方法如下:當室內發生火災或其他事故時,將該高樓逃生裝置攜帶至窗口,通過固定孔將該高樓逃生裝置固定在穩固的位置上(具體方式可以是將固定孔掛在事先固定在墻體上的固定鉤上,也可以是通過繩索將其栓在結實的窗框上),然后將高樓逃生裝置所述繩子4的一端或所述安全帶5栓在腰上,雙手握住所述繩子4的兩端或所述防磨手護套6,然后向窗外跳下,由于所述繩子4蛇行穿過所述穿繩孔3,增加了摩擦力,因此人的下落速度不會太快,這樣可以保證人身安全,另外人還可以通過調整握緊所述防磨手護套6的力量控制下落的速度。因為繩子4的長度大于逃生窗口與地面距離的2倍,使用時可以將不固定逃生者的一端拋到地面,此端由地面的救援人員控制逃生者的下落速度,這種使用方法對無法自己操作此裝置的逃生者非常適合。
作為另外一種實施方式,還可以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在固定安全帶5的位置固定2個安全帶,這樣該裝置就可以一次用于2個人逃生,對有操作該裝置能力的成年人和無操作該裝置能力的小孩一起逃生尤其有利。
該高樓逃生裝置結構簡單可靠、體積小、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適合高層建筑的居民在室內常備,對發生火災或其他事故時的逃生有重要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位,未經王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30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