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深水鉆井水中防噴器的浮力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2927.9 | 申請日: | 2007-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28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姜偉;蔣世全;許亮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E21B33/064 | 分類號: | E21B33/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寧;關暢 |
| 地址: | 100010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深水 鉆井 水中 防噴器 浮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下鉆井浮力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用于深水鉆井水中防噴器的浮力裝置。
背景技術
深水鉆井裝置概括起來有三種,將防噴器(BOP)設置在海底泥線處的常規鉆井裝置、將防噴器設置在水中和將防噴器設置在水上的裝置。
常規鉆井裝置將防噴器放置于海底,鉆井船和海底井口用隔水管連接。隨著水深的增加,常規水下設置防噴器的鉆井方式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為了克服常規水下設置防噴器的深水鉆井裝置的缺點,近年來發展了一種將防噴器設置在水上的鉆井裝置(SBOP系統)。水上設置防噴器的鉆井裝置包括水面防噴器、高壓隔水管、水下斷開系統(SID)以及用于這些組件的控制系統等。水上設置防噴器的鉆井裝置其主要優點是,可使用小的輕的隔水管,使便宜的第三代鉆井船能夠進入深水,從而大大降低深水作業的費用。但是水上設置防噴器的鉆井裝置也有自身的缺點。
另外,挪威ADTH公司提出的人工海底鉆井系統(ABS系統),是將一個直徑為20米、高10米的浮筒安裝于水下250米處,井口與防噴器安置在浮筒上,浮筒下部與回接管(外徑22寸)連接。這樣可方便撤離,能降低對鉆井船的要求,在輔助作業船的協助下,可以使便宜的第三代鉆井船進入深水。但是這種ABS系統存在以下缺點:
(1)由于受系統受力狀態的影響,ABS系統不能承受太大的流速,浮筒安裝于水下較深(250米~300米),這樣對系統的要求很高,另外作業也不方便。
(2)浮筒的尺寸很大,浮筒的安裝作業非常費時,制造的費用也高。
(3)由于浮筒本身的重量較大(達379.1噸),還需要承受防噴器以及下部回接管的所有重量,這就需要提供足夠的浮力,因此使得浮筒的尺寸很大(直徑近20米,高10米),這樣其使用的水深受到限制,最大水深為1500米。
(4)由于防噴器直接坐于浮筒上,而防噴器重量很大,這樣使得浮筒與防噴器組成的系統重心偏高,系統的穩性不好,因此對系統的安全及作業等都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性強、性能良好的用于深水鉆井水中防噴器的浮力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深水鉆井水中防噴器的浮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設置在水面以下80~100米的鉆井水中防噴器,一連接在所述防噴器之上的浮力艙,所述浮力艙內分隔為若干個相互密閉的艙室,連接鉆井平臺的常規隔水管穿過所述浮力艙中心,并通過常規脫離裝置與所述浮力艙上端連接;一連接在所述防噴器之下的壓載艙,所述壓載艙中心通過一應力接頭的上端連接鉆井裝置的上部井口,所述應力接頭的下端連接一高壓隔水管,所述高壓隔水管的周向套設有一浮力塊,所述壓載艙內分隔為若干個相互密閉的艙室,所述壓載艙內裝有一套常規壓載系統,并通過臍帶纜連接所述鉆井平臺的控制系統。
所述浮力艙為圓柱形的密閉金屬桶,其中心軸線具有一縱向貫穿供所述普通隔水管穿過的中心軸孔,沿所述浮力艙縱向分割所述密閉艙室。
所述壓載艙為橢圓形的密閉金屬球體,其中心軸線具有一縱向貫穿供所述應力接頭伸入的中心軸孔,沿所述壓載艙徑向分割所述密閉艙室,所述壓載艙上設置有進出水口。
所述壓載艙為橢圓形的密閉金屬球體,其中心軸線具有一縱向貫穿供所述應力接頭伸入的中心軸孔,沿所述壓載艙徑向分割所述密閉艙室。
所述高壓隔水管的外徑16”。
所述壓載艙的周向設置有至少一個螺旋推進器。
所述螺旋推進器為導管螺旋槳和Z型導管螺旋槳中的一種。
所述螺旋推進器的數量為兩個。
所述壓載艙的周向連接有至少三根扶正繩的底端,所述扶正繩的頂端分別連接在所述鉆井平臺的月池開口的下部。
所述扶正繩的數量為四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292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