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動機氣門墊片更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20172450.4 | 申請日: | 2007-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92029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趙黎平;翟文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14 | 分類號: | B25B27/14;F01L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9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氣門 墊片 更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氣門墊片更換裝置。
【背景技術】
在發動機裝配過程中,調整氣門間隙是發動機裝配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裝配過程中,安裝完氣缸蓋接著要進行氣門間隙的調整,氣門間隙合適與否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性能、燃油消耗以及排放,現今有不少發動機生產商采用挺柱與調整墊片來調節氣門間隙。自動化生產線要根據缸蓋測量機和凸輪軸測量機測得的數據來確定調整墊片的型號,調整墊片按厚度分,多則幾十種,再加上多氣門的應用,給更換調整墊片帶來了諸多不便,調整氣門間隙也成為了發動機裝配時用時最長的工位之一。利用調整墊片來調節氣門間隙的發動機,更換調節墊片很費時間,即使采用全自動設備選取氣門墊片,由于目前測量設備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準確,緊接著的人工復檢就必不可少,如出現氣門間隙不合格,采用一種簡易工具更換調整墊片,該工具包括一套筒,套筒一端設置有與凸輪軸螺栓相配合定位的定位塊,壓腳柄穿過所述套筒對氣門挺柱進行作用,以便更換調整墊片。但,現有技術的此種工具,每次在更換調整墊片時,都需利用凸輪軸螺栓定位,當更換完一個氣門(進氣門或排氣門)的氣門墊片,就要拆卸下該工具,再對另一個進氣門或排氣門定位后,進行墊片的更換操作。因此,這種工具只能單獨地更換不同進氣門處或排氣門處的墊片,不僅使用不方便,并且操作費時長,生產效率極為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的,可一次性完成對所有氣門(進氣門或排氣門)的氣門墊片更換的發動機氣門墊片更換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發動機氣門墊片更換裝置,包括支架,設置于支架的橫梁上的定位組件,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支架上的滑動桿,以及可活動地設置于支架的滑動桿上的執行部件。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固定在支架橫梁上的與發動機火花塞孔相配合的兩定位銷以及在兩定位銷內側的可活動地設置于支架橫梁上的定位套。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執行部件包括可滑動地設置于滑動桿上的把手以及通過鉸鏈桿與把手連接的壓腳。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支架的兩側各有一側板,所述兩側板對應地開設有至少一個孔;所述的滑動桿可選擇地安裝于兩側板的對應的孔內。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定位銷下部具有與發動機火花塞孔相抵頂的凸緣結構。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定位套具有一頭部,該頭部具有一與氣缸蓋油道螺塞相配合的螺紋孔。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把手通過固定于其一端的滑套可滑動地套設于所述滑動桿上,所述把手臨近于滑套的一端設有與鉸鏈桿相抵頂的凸起。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壓腳大致成“L”形,其一端具有一可插入連接于鉸鏈桿沉孔的壓腳柄,另一端設置有一折部。
作為進一步改進,其中,所述折部的端部還設置有一臺階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優點是:
1、手柄與執行部件有效利用了省力杠桿原理,便于操作者取出氣門墊片;
2、執行部件可活動地設置于支架的滑動桿上,能一次性對發動機所有進氣門處或排氣門處的墊片進行拆裝,節省了操作時間和操作步驟;
3、該發動機氣門墊片更換裝置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套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鉸鏈桿的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壓腳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發動機氣門墊片更換裝置,包括支架1,設置于支架1的橫梁3上的定位組件,還包括設置于支架1上的滑動桿2,以及可活動地設置于支架1的滑動桿2上的執行部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固定在支架1橫梁3上的與發動機火花塞孔相配合的兩定位銷10以及在兩定位銷10內側的可活動地設置于支架1橫梁3上的定位套8。所述執行部件包括可滑動地設置于滑動桿2上的把手4以及通過鉸鏈桿5與把手4連接的壓腳9。所述把手4通過固定于其一端的滑套41可滑動地套設于所述滑動桿2上,同時把手4以其與滑動桿2相接觸的點為支點,可繞滑動桿2轉動,所述把手4臨近于滑套41的一端設有與鉸鏈桿5相抵頂的凸起7,通過該凸起7的抵頂將作用力傳遞至鉸鏈桿5,上述把手和執行部件的設計有效利用了省力杠桿原理,便于操作者取出氣門墊片。另外,在把手4的中間部分具有一橫向側彎結構,防止在對發動機最中間氣門進行氣門墊片更換時,把手4在往下壓的過程中會頂到橫梁3上的鎖緊螺母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24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