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整面式按鍵盤無效
| 申請號: | 200720172296.0 | 申請日: | 2007-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11750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9-17 |
| 發明(設計)人: | 蘇福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天鵬盛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3/12 | 分類號: | H01H13/12;H01H13/14;H01H13/7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清方 |
| 地址: | 518000廣東省深圳市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面式 按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型數碼電器產品如MP3、MP4上的配件,具體地說是一種對這類產品上按鍵盤的改進。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型數碼電器產品如MP3、MP4等已成為人們的必須用品。人們可以用MP3、MP4聽音樂、看影視。這類電子產品給人們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方便。眾所周知,為方便人們操作這類小型數碼電器產品,在現有MP3、MP4的按鍵盤一般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為橡膠層面,另一部分為按鍵,其中按鍵通過粘接或直接成型于橡膠層面上,然后,將整體成型后的按鍵盤,按照橡膠層在內,按鍵朝外的方式安裝相應的數碼產品的外殼上,人們就可以操作相應的電子產品了。這種按鍵盤由于多個按鍵朝外,當灰塵進入按鍵與外殼之間的間隙后,不容易清潔,尤其是當大一點的顆粒物進入按鍵與外殼之間的間隙后很容易造成按鍵卡殼,該按鍵無法使用。另外,這種多個按鍵朝外的結構,使這類電子產品外觀上也不美觀,不整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問題,向社會提供一種外觀整潔、不存在卡殼現象的整面式按鍵盤。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整面式按鍵盤,包括軟質操作面板、含五個或五個以上的硬質按鍵,所述硬質按鍵固定設置在所述軟質操作面板的下底面上,在所述軟質操作面板的上底面上設有與硬質按鍵相應的操作指示標記。
在所述硬質按鍵下底面上設有按鍵凸點。
所述軟質操作面板、硬質按鍵是分兩次在雙色注塑成型機上完成的一體式結構。
所述軟質操作面板、硬質按鍵是通過在雙色注塑成型機上自動粘合在一起的。
所述軟質操作面板為軟質塑膠材料(聚氨酯)制作而成。
所述硬質按鍵為硬質塑膠材料(ABS)制作而成。
在所述硬質按鍵上表面上設凹槽或凹孔,以達到更好的粘合效果。
將上述整面式按鍵盤的軟質操作面板在外,硬質按鍵在內安裝在小型數碼產品上后,實用新型就具有外觀整潔、無卡殼現象發生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組合后的后視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在MP3上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至圖3,它是一種整面式按鍵盤100,包括軟質操作面板110、6個硬質按鍵120及硬質定位環130,所述硬質按鍵120固定設置在所述軟質操作面板110的下底面上,所述硬質定位環130設置在軟質操作面板110的下底面的邊緣上,在所述軟質操作面板110的上底面上設有與硬質按鍵120相應的操作指示標記140。在所述硬質按鍵120下底面上設有按鍵凸點150。
所述軟質操作面板110為聚氨酯(TUP)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硬質按鍵120及硬質定位環130為ABS塑膠制作而成。軟質操作面板110和硬質按鍵120的粘合是靠硬質按鍵120和軟質操作面板110的成型溫度在成型模具內自動成型粘合,必要時可在硬質按鍵120上做一些凹槽或凹孔,讓軟質操作面板110料件注入到硬質按鍵120上的凹槽或凹孔來達到更好的粘合效果。
上述軟質操作面板110、硬質按鍵120及硬質定位環130是分兩次在雙色注塑成型機上完成的一體式結構。當然,所述軟質操作面板110、硬質按鍵120及硬質定位環130也可以用傳統的辦法通過粘膠粘合在一起的。
顯然,硬質按鍵120根據功能鍵的需要,可以將其數量設計成N個互不關聯的按鍵120(N大于等于3)。
請參見圖4,將上述整面式按鍵盤100的軟質操作面板110在外,硬質按鍵120在內安裝在小型數碼產品上后,如圖4所示為MP3,整個MP3就具有外觀整潔、按鍵100無卡殼現象發生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天鵬盛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天鵬盛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201722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存儲備份功能的監視器
- 下一篇:熱絕緣管及熱交換裝置





